北京链家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岳微认为,这些变化使得企业拿地成本与销售限价之间的空间扩大,销售前景更佳,有利于区域市场价格水平的长期稳定。
趋势
“工具箱”储备丰富
京城楼市仍有调整空间
至于京城楼市现在能不能出手买房,很重要的参照指标就是未来调控的走向。
端午假期前,北京市场曾传言将取消“认房认贷”,引发市场波动。但事实上该政策仍严格执行。对此,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告诉北青报记者,其实,北京的“工具箱”里早已规划了一揽子的政策,但是具体如何实施,要结合市场阶段性的变化,循序渐进地推出。
至于是否取消“认房认贷”,郭毅表示,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政策,一方面,它对于杠杆的提升会有很大作用;另一方面,一旦取消也可能会让投资、投机需求卷土重来,所以针对“认房认贷”的调整,将是一个谨慎的过程。
从政策可能调整的方向上说,北京的调控政策将以实现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三稳”为目标。郭毅表示,随着5月份市场成交量的明显下行,有可能也是一个政策破冰的窗口期,但具体政策优化与宽松的力度,应该还是会保持小步推进,渐进式调整。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在限购和限贷层面的放松会尤为谨慎,当前房贷利率的下调已经对市场形成了明显影响,未来更多会考虑边际性放松,例如,外围重点区域的有限放松或和生育相结合的适度放松。
声音
现在是否该出手买房?
许多潜在的购房人都担心,逐渐放宽的调控政策会影响到房价走势。那么,今年是否该考虑出手买房、买哪里更合适就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可以肯定的是,下半年新盘入市的节奏和总量一定会明显大于上半年,疫情和楼市降温双重因素导致上半年整体新盘去化变慢,“金三银四”以及“红五月”的市场表现都不及预期。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经济恢复发展,下半年的楼市表现会好于预期。
张波认为,包括上海、北京在内的诸多城市已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购房需求也自然提上日程。因此,从诸多内外部因素看来,都可以支撑起房地产交易量的反弹,但目前居民购房的信心不足,尤其是前期受到疫情的影响,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和收入乐观预期有所下降,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成交量的大规模反弹预计要到下半年。
对于购房自住的“刚需”购房群体来说,当下的确处于一个窗口期,尤其是一线、二线热点城市这段窗口期的时间可能会偏短,需要重点把握。
而对于具体的换房策略,郭毅则建议,北京市场的分化是非常明显的,不同片区的价格走势有比较大的差距。比如说,北部的望京、海淀的四环、五环整体房价水平还处在一个企稳小幅上升的状态下,但是北京南部,像大兴、房山片区的二手房却处在阴跌的状态,所以,对于卖旧买新的购房人群来说,换房到哪个区域,还需要综合市场表现,更认真地做调研,做出正确选择。
此外,对于新房的选择,业内人士也表示,刚需和改善的购房需求在当前市场下,有更多的话语权,可以更多地逛逛售楼处,认真对比再选择。同时也要参照周边二手房的价格,借助市场的稳定期,跟开发商要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市场折扣,一旦价格符合心理预期,就意味着买房时机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