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下场“抢人”!上海宣布世界前50高校毕业生,来就送户口
陈耀指出,此次政策强调学校,但毕业院校并不能代表毕业生的水平,更不能其代表与上海的匹配程度。留学生是否做出足够的成绩?是否应上海所需,能够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关键行业,参与攻克卡脖子技术、提供重要支撑?回答这些问题,对于上海来说可能更为关键。
更进一步的是,在市场氛围浓厚的上海,企业更应冲在人才招引的前列。
如曾刚分析,不少企业已经成为研发的主力军,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甚至超过一座城市。在招引人才上,同样应该发挥企业的专业性,让企业参加人才政策的制定。
同时,发动更多元化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参与,发挥市场化力量,更好地将人才供给和需求方结合。既是“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也通过上海对新模式的探索,为其他城市提供参照。
而对于人才政策本身,曾刚则提出,能否参照新加坡等城市的操作方式,不止是单纯提出人才引进的方向,同样也明确人才引进的数量等具体指标,以更加公开透明的形式进行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在人才工作方面的体现。
记者|杨弃非
编辑|杨欢 卢祥勇 杜恒峰
校对|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