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
教育强国,国之大计。
过去4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从弱到强、从小到大,逐步屹立于世界高校之林。
按教育部门的说法,“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那么,中国大学在世界高校中的排名如何?谁又是中国高等教育第一城?
01
世界大学排名
谁是中国内地高校第一梯队?
谁是中国大学第一梯队?
这是中国内地大学跻身世界TOP500高校的排行榜:
这一榜单,是基于国际公认的四大权威排名而来:
QS世界大学、U.S. News世界大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四大榜单侧重点不同,各有优劣。
简而言之,QS关注大学口碑、U.S. New重视论文及国际合作,泰晤士相对综合,上海软科聚焦于学术。
虽然部分高校宣称退出大学排名,但世界大学排行,依旧是我们衡量中国高校在世界所处位置的重要依据,也是包括高考考生在内的社会各界认识高校综合实力的有效指标。
注意,这里所选取的大学,以入围至少3个榜单的世界TOP500高校为基准。
可以看到,内地共有31所大学跻身多个世界500强榜单,除了深圳大学之外,均为“双一流大学”。
其中,四大榜单中全部跻身100强,只有清华、北大2所;
而全部跻身200强的则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7所。
这也是赫赫有名的清北+华东五校,可视为中国高校的第一梯队。
根据《全国最“高”城市,下场抢人了》分析,前不久,北京开启计划单列式抢人,面向世界TOP200高校放开落户限制,指向的也正是这7所大学。
而全部跻身300强的,则有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2所高校,而华中科技大学除了QS排名只差临门一脚之前,其他均在200名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共有2所高校入围。
一个是成立不久的南方科技大学,另一个是深圳本土的深圳大学,这两所高校在国际榜单上的排名,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
这背后是否有深圳作为经济强市的加成不得而知,但深圳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全国无出其右。
仅深圳大学每年获得的经费就超过50亿元,超过国内诸多985高校。
02
双一流大学排名:
清北独孤求败,谁位居第一梯队?
与世界大学排名相比,我国的“双一流大学”同样值得关注。
今年初,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发布,共有147所高校入围,几乎每个省份都至少有1所高校在列。
“双一流高校”多达100多所,又该如何评估各大高校的综合实力?
这方面,可参考各高校入围第二轮双一流大学的学科数量。
清华北大可谓独孤求败,官方并未列出其一流学科,而是允许两校“自定划定”。
这既是对两校地位的认可,也是率先深化改革、早日登顶世界一流的期待。
在清华北大之外,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双一流学科超过20个;上海交大、南京大学超过15个,人大、北师大、东南大学、中科大、武大、中大等超过10个。
华中科大、中国农大为9个,哈工大、西安交大、北航、同济都是8个,天津大学、中南大学等各5个……
事实上,这些高校基本上也都是入围多个世界500强高校排名的大学,不仅得到官方认可,也得到了世界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一流学科多达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