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东方尝试了三个月的农产品直播带货后,2022年3月18日,张邦鑫向科技服务和生命科学等方向发起探索。
好未来的官方微博还透露,其早在2018年就已经成立脑科学实验室,并与多所高校达成相关协议,合作探索脑科学领域研究。
▲来源:好未来官博截图
比起语焉不详的脑科学产品,好未来智能教辅相关产品却先声夺人。2022年4月,两款智能AI教辅产品“小蓝盒”与“大白盒”上市销售。
早在2021年12月21日,好未来就宣布了旗下to B业务全面升级,推出“美校”全新品牌——为教育行业提供完整的直播、教研、AI系统解决方案,提升行业科技服务和数字化水平。
好未来的组织架构随之调整,原有的技术、中台和内容中台,悉数整合入美校,由好未来CTO田密负责。
但这个领域里,对手却并不少。猿辅导、网易有道等老玩家,都有相当积累。
经历了近二十年经营的张邦鑫显然很清楚一个道理:无论是to B业务、职业教育还是智能教辅,都需要资源持续投入。
而当公司“开源”的路被堵上的时候,即便手握180亿现金,仍然需要想办法节流过冬。
【03】
2021年7月23日,同在美国上市的高途,同样未能幸免这场噩梦。
一天之内,市值从24.4亿美元跌至9亿美元,约合1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灰飞烟灭。
高途市值最高曾达378亿美元,但到了2022年6月,仅剩下不到5亿美元。
剥离K12业务后,高途已成功转型大学生和成人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数字产品等,但能否持续盈利,以及如何填补K12业务留下的真空,仍然是管理者面临的难题。
在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等头部企业背后,团灭的是整个中国的教培行业。
仅2021年7月23日当天,A股方面,豆神教育下跌20%,科德教育下跌13%。其他教培机构,勤上股份、学大教育、昂立教育、凯文教育等,纷纷跌停。
港股方面,情况更严重。思考乐教育、卓越教育集团,跌幅超过了40%,天立教育跌幅在30%左右。其他机构,宇华教育、21世纪教育、希望教育、中国科培下跌20%。
那些未上市的企业,虽然避免了股价暴跌的命运,却同样躲不开在一级市场上的估值缩水、IPO进程暂停,以及经营停止。
到了2021年10月,“双减”政策落地80天的时候,全国已有近3.3万家教育相关企业消失,平均每天关停超400家。
可以说,“双减”政策,让培训机构彻底感受到了刺骨寒冬,几乎是一夜之间,近万亿的K12教育市场彻底崩塌,裁员、关店、转型成为主色调。
而在双减到来之前,行业仍是烈火烹油的景象,丝毫没有预感到危机来临。
2020年,在线教育在疫情中火速爆红,成为一级市场内融资总额最高的板块。
有媒体统计发现,仅在2020年这一年,中国的K12在线教育累计融资额高达539.3亿元,同比增长267.37%,比行业过去10年融资总额还要多。
高途创始人陈向东曾向媒体表示,2020年的全球教育投资,大概80%都流向了中国。
大量资金涌向中国的课外教培领域,也引发了一系列疯狂现象:高薪挖名师、快速扩张,以及疯狂营销打广告。
仅在2020年,高途教育、好未来、新东方三家公司的营销费用分别高达58亿元、109亿元、32亿元,在各自的总运营支出中,占比分别高达82%、58%、15%。
各种机构野蛮竞争,广告铺天盖地,家长纷纷为课外培训班掏腰包。
央视财经《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花钱排行榜第一位,竟是教育培训。一线城市家庭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一年平均在4.4万元左右。
▲来源:《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
暴利诱惑下,一些培训机构还浑水摸鱼,卷钱跑路。家长们不得不聚集维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课外教培的野蛮生长,不仅影响了基础教育,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可能危及国家未来,已经到了不得不整治的时候。
而“双减”政策的正式推出,瞬间让高烧的教培行业清醒起来,也让昔日的教培富豪们开始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