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政治家们丰富的肢体语言。
细节六,武器,武器,武器。
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
乌克兰现在最迫切需要的,是武器。
在三巨头到访前,泽连斯基说,“我每一天都在为乌克兰争取抗战所需的武器和装备而挣扎。”
当着三巨头的面,泽连斯基又说:“我们感谢伙伴们已提供的支持,我们期待新的交付,主要是重型武器、火箭炮、反导弹系统……我们获得的武器越强大,我们就能越快解放我们的人民和我们的土地。”
但泽连斯基估计又要失望了。
马克龙宣布,法国再向乌克兰提供6门“凯撒”车载加榴炮。德国此前也表示,向乌克兰提供3套火箭发射器。据说原先是4套,后来缩水成了3套。
还有吗?或许还有,但什么时候到,不知道。
马克龙则提醒泽连斯基:我们帮助乌克兰自卫,但不会参与对俄罗斯的战争。因此,不会提供某些武器,例如飞机或坦克……
细节七,美国的先手棋。
不得不说,美国又下了一步先手棋。
就在三巨头到访乌克兰的前一天,拜登和泽连斯基通电话,然后,拜登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这也是美国第12批,也是最大一批的军事援助,包括18门高威力移动式远程榴弹炮、3.6万发炮弹和18辆拖曳这些榴弹炮的战术车辆,以及更多的弹药和其它装备。
显然,美国知道欧洲三巨头的行程。特意选在这个时候,宣布了对乌克兰的军援。
美国想说什么?
德法意肯定心里清楚。
细节八,罗马尼亚的节外生枝。
这次同去乌克兰的,除了欧洲三巨头,还有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
对于乌克兰成为欧盟候选成员国,罗马尼亚自然支持。但约翰尼斯也说,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也应成为欧盟候选成员国。
这三个国家,都与俄罗斯有激烈冲突。在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还都有俄罗斯驻军。格鲁吉亚,更远在亚洲了。
欧盟在扩大,但如果是这种与俄罗斯对抗的方式扩大,欧盟的原则在哪里呢?
估计,三巨头也很头疼。
细节九,外界的批评嘲讽。
批评肯定不会少。法国内部就有人批评,法国马上立法选举,马克龙选择这个时候去乌克兰,完全是演戏,是在为选举服务。
俄罗斯更不乏冷嘲热讽。
最近开挂的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就调侃,青蛙、肝脏、通心粉的鉴赏家(分别指法德意)喜欢访问基辅,但是收益是零,“乌克兰没有因此更接近和平。时钟在滴答地响……”
细节十,谁是欧洲一哥?
以前默克尔是德国总理,那是欧洲毫无争议的大姐大。很多事情,都是默大妈牵头。
但这一次,我们看到,小马哥走在了最前面。朔尔茨和德拉吉,基本都是顺着马克龙的时间安排,跟着他去了乌克兰。
尤其是朔尔茨,虽然是欧洲第一经济大国的领袖,但这一次在乌克兰,马克龙都是C位,朔尔茨似乎可有可无。
这固然有法国是欧盟轮值主席国的缘故,但欧洲的政治格局,确实也在发生变化。
以前是德法,现在更多是法德。领导人风格不一样,格局也就不一样。
最后,怎么看?
简单三点吧。
第一,现在确实是一个转折关头。
乌东战场,乌军正陷入苦战,一度拉胯的俄军,现在改变战术,不断攻城略地。在这个关键时间点,三巨头联袂访问乌克兰,既是给乌克兰打气鼓劲,也是在商讨下一步。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第二,也暴露出西方的撕裂。
欧盟与美英的撕裂,欧盟内部的撕裂。很简单,三巨头直到现在,才终于去了乌克兰,就说明了很多问题。外面老流氓可以起哄架秧子,家里小兄弟可以嚷嚷抄家伙,当家的却必须要考虑柴米油盐。德法意,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