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郑州,交通优势有多大?
高铁枢纽,是郑州乃至河南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
最近一段时间,郑州及河南面临着巨大争议,而过去两年来由于疫情、洪涝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郑州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失去了过去几年的锐气。
不过,坐拥1亿人口、拥有广阔的平原作为腹地,加上中原城市群的助力,只要能摆脱短期城市治理层面的问题,郑州未来重新走上高速增长轨道,并非难事。
这其中,高铁枢纽乃至国际综合性交通枢纽之于郑州的意义,相当重大。
郑州是全国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集国际铁路枢纽、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为一体。
从铁路枢纽来看,郑州2021年完成铁路客运量5188万人,位居全国前列。
从空港枢纽来看,郑州2021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895.5万人次,位居全国第14位。
不过,借助电子消费品出口大幅增长,郑州2021年货邮吞吐量达70.5万吨,位居全国第6位,超过了武汉、成都、重庆等城市。
不仅如此,依靠铁路枢纽优势,郑州的中欧班列更呈现出井喷之势。
2021年,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班列1546班次,同比增长37.6%,形成了直达欧盟、俄罗斯、中亚和东盟地区12个目的站点、途经6个出入境口岸的集疏体系。
所以,正如《未来10年,中国必然发生的8件大事》一文所剖析的,内陆城市正在成为开放前沿。
这背后正是空港与中欧班列的突出贡献,打破了过去由沿海城市外贸一家独大的局面。
04
米字型高铁枢纽,意义有多大?
河南“米”字型高铁路网率先成型,郑州也成为全国首个建成“米”字型高铁枢纽的城市。
在全国,规划建成“米”字型高铁枢纽的城市不在少数,从北京、广州、武汉、郑州、西安、重庆、南京等传统铁路枢纽,到新兴的合肥等地,无不把米字型枢纽作为追求。
“米”字型高铁枢纽有多重要?
“米”字型高铁枢纽的建成,意味着中心城市地位的进一步巩固,这是国家中心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同时,高铁枢纽,还利于中心城市扩大对省内外沿线城市的辐射力。
毕竟,高铁通达性越强,人口流动就会频繁,这对于省会尤其是利好。
过去,省会城市的影响力固然强大,但在可通达性上,与沿海城市并无太大差异,省会城市未必竞争得过沿海发达城市。
但在“市市通高铁”时代,省会作为网络枢纽而存在,地级市与省会之间的互动只会更加频密,一些偏远地区的产业、人口只会加剧向中心城市聚集。
以郑州为例,在米字型高铁枢纽之下,郑州到河南省内任何一个地市的时间不超过70分钟。
除了南阳之外,郑州市区到任何一个地市的时间都能控制在1小时之内。
这意味着,郑州的辐射力不再局限于都市圈范围或者中原城市群内,而能向全省进行扩张。
这种局面下,只要省会存在一定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就能借助高铁枢纽稳住省内人口基本盘,从而遏制人口外流的速度。
05
河南,
靠什么稳住人口基本盘?
这对郑州与河南的意义最为重大。
河南是全国人口外流最多的省份。
根据最新的普查年鉴,河南人口外流1610万人,仅吸引外省人口127万,人口净流出1482万人,位居全国之首。(参阅《广东江苏浙江,都在虹吸谁?》)
河南大量劳动力人口奔向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仅广东一省就虹吸走近300万人。
根据年鉴,河南人口外流的5大目的地分别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