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萨德到岸基宙斯盾,美日韩反导系统越堆越密,中国如何反制?
时隔五年后,韩国新总统尹锡悦重启“萨德”正常化进程。韩国方面有消息称,原本将耗时1年以上的环境影响评估,将提前日程,尽量在年内完成。如果不出意外,尹锡悦政府明年就有可能展开“萨德”基地的新建和扩建工程。美国企图通过在中国周边国家部署反导系统,将中国锁死在岛链内的战略已经毫不掩饰。
为什么是韩国,萨德对中国的威胁到底在哪里?
2016年,韩国前总统朴槿惠执意引进“萨德”,虽然韩国声称此举是为了应对北方的防御措施。但是韩国此举不过还是谋划向美国交投名状,完善美日韩在东亚的反导部署。
“萨德(THAAD)”全名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由指挥车、火控雷达、发射装置以及拦截弹共同组成的反导系统。在部署到韩国前,萨德仅在美国本土和关岛部署的有,这样的部署并未引起中俄的太多反应,毕竟无论是从当时的国际局势还是其对中俄的威胁性而言,都不至于引发过激反应。
但如果把“萨德”引进韩国,性质就变了。且不提在“萨德”300公里的射程以及机动性之下,该系统实质上已经覆盖了中俄部分领土。
“萨德”系统最引发中国警惕的并不是它的反导能力,而是雷达侦测能力。美国宣称“萨德”系统的雷达仅能探测到500公里之内的情况,韩国也宣称,他们只是为了防御北边。但实际情况是,该雷达的辐射范围超2000公里的。这意味着不仅整个东北亚,就连大部分中国东部沿海省份以及部分腹地都在其监视之下。
和平时期,他们可以不断侦测中国对于新型武器的研发情况,战时,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对中国实施首轮打击,摧毁他们提前侦测到的军事设施。这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是不可接受的,绝对危害到了我国的正当利益。
更大的威胁是,美国长期在所谓的岛链上部署反导系统,实质上就是在给中俄编织一张网,企图将中国困在里面。韩国将成为美国反导网络的最前沿,结合韩国已经部署的宙斯盾系统、以及爱国者系统,韩国的反导系统将与美国接轨、融合。
朴槿惠当初企图以防御北边这一借口糊弄过去,但这样的威胁,中国怎么可能熟视无睹。中韩关系由此跌入冰点。直到2017年文在寅上台,提出了所谓的“三不”承诺,即不追加“萨德”系统、不加入美国反导体系、不发展韩美日三方军事同盟,并承诺通过磋商解决一系列问题。这才使得“萨德”部署暂时搁置。
尹锡悦此次重启“萨德”,与当年朴槿惠一样,在向美国交投名状。一方面,美国将在东北亚方向对中国造成实质性军事威胁;另一方面,通过“萨德”,美国将能够将韩国拉上其战车,进一步要求韩国在军事领域融进美国的同盟序列。
重新部署“萨德”,韩国的危险信号
为了避免美韩合作刺激周边国家,韩国曾尝试建设属于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防空反导系统(KAMD)。但本质上,其发展思路与美国的“爱国者”负责末端低空反导拦截、“萨德”负责高空拦截是一个套路。KAMD系统下,韩国国产的M-SAM相当于“爱国者”的地位,L-SAM则被称为“韩版萨德”。
可以清楚看到,自由派和保守派当政时期的不同选择。2006年,卢武铉当政时期,韩国政府批准了建设韩国防空反导系统(KAMD)的计划。该事件的本质就是韩国表态,不愿意加入美国牵头建立的全球导弹防御体系,以谋求自身在军事和外交上的独立性。朴槿惠时期引进“萨德”无疑是一次倒退,之后文在寅表示谨守“三不原则”,实则是一次回归。
尹锡悦的动作是在迎合美国战略。在不久前的香格里拉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明确表示,美国推行的印太战略在军事投入上有两大特点,一是要加强对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的塑造,即所谓的“重塑中国周边战略环境”;二是增强自身和盟友以及伙伴国的军事能力,提高互联互通互操作水平和一体化作战能力。
再回过头来看,尹锡悦刚上台就迫不及待地重启“萨德”,其意图已经是昭然若揭——就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