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卷了!这个小县城体制内年薪超14万,名校硕博毕业挤破头上岸
这样的激烈竞争下,要想“上岸”是真的难,所以也有不少人转换思路,去条件还不错的东部省份基层。
在遂昌县的“人才引进”公布入围的24人中,只有1位是本科学历,其他都是硕士、博士学历。唯一一位本科学历的入围者还是名校(浙大)、优势专业(土木工程)毕业的。
虽然遂昌县对毕业院校的要求是42所“双一流”大学,再加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但是入围者里面,毕业于国内最顶尖的九校联盟的,就占了一半。
当然,选择去县城、乡镇就业的毕业生,肯定不会都有这么强的学历背景。其他选择在县城、乡镇等基层就业的年轻人,是哪些人呢?
一个并不让人意外的发现是,在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超过八成也来自“小镇”。
县城、乡镇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面临大城市就业机会减少、房价又居高不下,回乡发展也是条路。
从学历来看,专科学生是最多选择在基层就业的,有近三成。
在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中,只有4%选择基层就业。这部分群体,就是大家看到的“人才引进”名单上的那些硕博生。不管在选择基层就业的群体中,还是在硕、博士毕业生中,他们都不占多数。
在县城、乡镇找到工作,平均的求职次数是少于城市的,而且近年来差距在加大。
虽然基层的工作岗位数量不算多,但是求职竞争者也没那么多。
再加上基层会有比较强的人情网络,如果回到自己家乡所在的县城、乡镇,只是想找到一份工作的话,也没那么难。
这么看来,在县城、乡镇,如果不是要挤进“人才引进”项目,比起大城市,确实要更容易找到工作。
工作类型:体制内最多,但新职业也在兴起
再来看看,在县城和乡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都在做什么工作?
选择体制内工作的比例,比全国平均要高一些。
根据麦可思的数据,以全国平均来说,本科毕业生只有不到两成选择了在体制内工作(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相比之下,在县级市及以下地方就业的本科生,高达41%从事体制内工作。
高职高专学生中,全国平均只有一成在体制内工作。不过,在基层体制内,专科生有更多能报考的岗位,占比近两成。
也就是说,不管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只要是回基层就业,在体制内工作的比例都差不多是全国平均的两倍。
虽然在基层,毕业生去民营企业工作的比例,明显比全国平均要少,但依旧占到不小的比例。尤其是专科生,近六成都去了民营企业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县城也有了许多数字化职业的工作机会。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调查,中国的数字化从业者最多集中在县城、乡镇、农村,占比高达38.2%,甚至超过了直辖市、省会(35.7%)。
像数据标注员、线上客服、主播、博主这样的新兴职业,相对不受地点的限制。随着网络的普及,迅速进入了下沉市场。
对于年轻人来说,到底要不要“回乡”发展,不全是就业竞争下的无奈。
一方面是求职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城市,一方面是有发展潜力、但世故人情难以短时间改变的县城、乡镇,究竟如何选择,取决于每个人到底想要什么。选择无所谓好坏,只是往往不能兼得。
出品人丨杨瑞春 主编丨赵涵漠 责编丨郝昊 撰文&数据&设计|Heather 编辑丨菜菜 运营丨菜菜 刘纾含 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