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不久写过一篇《建议明年春晚就演上海地铁采访》的文章,说的是坐地铁的大妈接受记者采访,结果等到大妈一说真话,话筒就被缓缓移开了。
短短几秒钟的视频,充满了黑色幽默。
没想到最近的一个“新素材”又火了,说不定还能成为曾经现象级小品《超生游击队》的续作。
我们暂且叫它《堂食游击队》。
时过境迁,当初小品里为了躲避超生罚款的夫妻二人提前完成了国家的三胎政策,只不过当他们到了上海,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上哪儿吃饭去啊?
众所周知,虽然上海6月1日后已经逐步复工复产,但餐饮店的堂食还是迟迟未恢复。
虽说可以外卖,但不少人还是着迫切的堂食需求。在防疫政策下,店家“擅自”开放会有受到处罚的风险,只能想方设法替顾客打掩护,于是乎“画风”就逐渐变得魔幻起来。
以前看谍战片,地下工作者需要接头暗号。
现在你想在上海吃堂食,同样也能体会到类似的感觉。
谍战里猜身份的戏码,也会在堂食中上演。
打电话问餐厅能不能堂食,餐厅都委婉告诉你不行。但如果你和老板认识,老板说其实可以在门口吃,但电话里不能这么说,怕人“钓鱼”。
能吃的方法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和店主成为“熟人”。
只不过,在克服了街头的问题后,到了现场也还是要尽量压低声音说话,毕竟声音很可能会让你们的地下工作“暴露”。
店址选在最隐秘的地方,也就能最大限度减少暴露的风险。
现在某些餐厅从外面看就像废弃了一样,一点光亮都没有,窗户上都贴上了墙纸。
当老江湖们熟悉了种种套路后才会发现,原来门口萧条的样子是一种伪装,目的是营造出一种“没有营业“的假象。
只不过即便你跟随着“接头人”走过弯弯绕绕的小巷,坐在黑灯瞎火的室内,也不意味着你就能享用一场安心的堂食。
因为店家要时刻提防着,外面是不是会有防疫办的人来检查。
有网友拍了张照片记录下了自己在“偷偷堂食”的时候发现外面有执法人员的一瞬间,哪怕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巨大的压迫感。
看到个视频,上海人绘声绘色地和你描述“吃饭像特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面对突如其来的的检查,老板告诉顾客:“我们没有金钱交易发生,都是自愿的“。
既然店内堂食存在着风险,不少人就退而求其次以游击战的方式模拟”堂食体验”。
都说上海在重新定义堂食。
最近这几周里,不少人选择在就近的街边、商场店铺的外边、草坪、公园长椅和露天座位等地方吃饭。
有人问阿姨为什么不给我碗,答曰:如果有人来了好让他赶紧走。
在外奔波的外卖小哥,就连安心吃上一顿饭都成了一种奢望。
都说艺术来源自生活,看着如今的堂食现状,我连大纲都给《堂食游击队》写好了:
先说描述夫妻二人在街头暗号的指示下走进一家小店吃饭,没等他们坐下来就遇到检查只能从后门逃跑。
在逃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家路边小店,虽然不能堂食,但好在可以在街边小花坛附近席地而坐,早已饥肠辘辘的他们顾不上雅不雅观捧着盒饭在路边吃了起来。
小品的最后,在他们吃饭吃到一半意识到自己72小时核酸过期了,只好扒了两口饭去排队。
最后让导播把镜头切到街边小花坛里外卖盒留下的一片狼藉,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这些年我们总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不行,我觉得还是有点希望的,生活中就有这么多鲜活的素材,毕竟现实永远比艺术更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