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火车站。资料图
当人们走出唐山火车站,迎面看到的是火车站广场上竖着的有“全国文明城市”招牌,发牌日期为2011年12月。
据“唐山发布”介绍,1988年,唐山正式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11年,唐山首次在河北省率先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2020年11月,唐山通过中央文明委复查,成为河北省唯一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的城市。“十年风雨兼程、四次蝉联,文明之花在凤凰城持续绽放!”
近年来,各地掀起“创文”风潮,一定程度是看中了“全国文明城市”这块牌子的“含金量”,也代表了一定的政绩。据悉,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对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综合实力的肯定,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据悉,自2005年首届评选以来,“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已六届,已有307个城市获得该荣誉称号,2021-2023年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周期。而“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并非“终身制”,而是“有进有退”,实行动态管理。中央文明办按照“一年一测评,三年一总评”的程序进行评选表彰。被撤销全国文明城市的,不得参加下一届评选。经过认真整改,符合条件的,可参加以后的评选。
这也意味着,此次被取消资格后,唐山将没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参评资格。而此前一段时间以来,唐山正在为第五次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而努力,并将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2021年9月唐山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会议强调,“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的最高荣誉、“金字招牌”。是提升城市能级、建设幸福之城的重要抓手,事关城市发展和民生福祉。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压实各方责任、凝聚强大合力,严格督导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2022年5月25日,唐山市文明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倡议,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中“当先锋、作表率”。倡议指出,“英雄之城,是唐山的城市殊荣;大爱之城,是唐山的鲜亮底色;文明之城,是唐山的最美名片。”10多年来,唐山市取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佳绩,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都获得了显著提升。“但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是文明城市建设发展的更高目标。这其中,凝聚了770万唐山人民的梦想和希冀”。倡议提出,“唐山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的一言一行关乎唐山形象,我们的一举一动皆是唐山形象,人人都是城市软实力,个个都是城市代言人。”
今年3个城市被摘牌
哪些情况会触发资格被“一票否决”?
南都记者注意到,唐山也是今年第3个被摘牌的城市。4月6日,同样是四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保持逾十年的湖南常德和山西长治,因创建工作滑坡被取消该荣誉称号。
“创文”不易,“保牌”更难,有的城市会被取消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也有出现参评资格被“一票否决”的情况,这是因其存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负面清单的问题,包括申报参评前12个月内,党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责任意识不强,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滑坡;党政一把手严重违纪或违法犯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影响恶劣或大面积“黄毒赌”案件、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被取消称号的常德与长治,都存在党政一把手违纪违法被调查的情况,类似情况也发生在2013年的江苏南京,2017年的甘肃兰州,2020年的河北石家庄、邯郸,而湖北武汉在2014年“创文”成功前,经历了3次“一票否决”,包括2005年的党政领导落马以及2007年的重大交通事故和2011年的重大生产责任事故。此外,2017年江西南昌2018年黑龙江哈尔滨皆因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其“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都被撤销。
有评论员直言,“一票否决”具有现实警示意义。负面清单如同悬在全国文明城市头上的一把利剑,只要触犯了“红线”,利剑就会落下。
“摘牌”后如何“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