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城首轮土拍收官!收金同比降超50%,深圳最热,天津最冷
随着6月22日郑州首轮集中土拍收金107亿元,今年22城首轮集中土拍全部完成。
有研究机构统计,22城共计推出涉宅用地469宗,最终成交397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3907万平米,总成交金额4969亿元,与去年首轮相比降幅超5成。其中,深圳平均溢价率为14.98%,是本轮热度最高城市;天津流拍与撤牌地块宗数最多,显出冷意。22城有8城底价成交地块宗数占比超过80%,土地市场热度较为平静。
值得注意的是,首轮集中土拍的拿地企业仍以央国企、地方平台为主,部分城市地方平台拖底明显。其中,北京、深圳、厦门、深圳、重庆央国企拿地宗数占比均在50%以上,南京更是超9成,仅合肥民企拿地宗数占比超过50%。
业内人士认为,22城首轮集中土拍成交量显著不及去年首轮,竞拍热度也仍处于低热状态。由于多数房企上半年销售回款不及预期,当下的发力点仍将以促销售、促回款为主,因而接下来的次轮土拍热度也将维持低热状态,拿地企业也将延续以央企、国企、地方平台为主的格局。
郑州土拍热度微有回升
6月22日,郑州首轮土拍收官。这次土拍是在郑州出台19条稳楼市新政以及重启棚改货币化安置、房票安置的背景下进行的。
据了解,此次共计成交地块15宗,收金107亿元。其中,有10宗为城改及安置用地,这些地块的意向房企早已敲定,均为底价成交;有5宗公开出让,3幅地底价成交,仅有2宗产生较高溢价,溢价率分别为8%和12%。
本轮最受关注的地块是北龙湖3号地块,区位优越,出让地价较此前周边成交地块价格明显下调,地价房价差超过2万元/平方米,盈利空间充裕,因而竞拍热度相对较高,最终由保利以13.09亿元、溢价8%竞得。
另外,管城金岱园区地块区位也比较佳,周边项目近期去化表现不错,同时该项目此次出让地价明显下调,吸引力倍增,亦吸引了多家房企竞拍,最终由龙湖以9.35亿元、溢价12%竞得。
而在10宗城改地块中,有超过一半土地为郑州国企及平台公司摘得,政府托底意图明显。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为了防止大规模流拍,郑州在此次供地正式挂牌前动作频繁,不仅试行了土地出让预申请机制,还在3月1日出台的“稳地产十九条”中提出了降低土拍保证金比例、允许土地价款分期缴纳等相关措施。一方面,通过预申请机制可摸底房企的拿地意愿,能有效减少土地流拍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降低土拍保证金比例及允许土地价款分期缴纳等措施意图减轻房企拿地压力,提振房企拿地积极性。此外,对于此前撤牌或流拍地块,郑州和其它城市一样,采取了下调地价、上提住宅限价等手段,来吸引房企竞拍。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与去年第三轮集中土拍相比,郑州本轮土拍热度微有回升:平均溢价率由去年第三轮的0.43%涨至1.9%,无一宗地块流拍。
不过,中指研究院河南公司总经理梁波涛则表示,从郑州首轮土拍成交结果来看,企业参拍并不激烈,在郑州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背景下,销售依然承压,整体市场仍然处于底部恢复期,房企拿地普遍极为谨慎,企业当下的主要发力点仍是促销售,促回款。
克而瑞研究中心也指出,面对不断下行的楼市,郑州早在今年3月初就发布了稳楼市19条措施,包括有针对性取消限购,允许部分家庭新购一套住房,明确取消认房又认贷,降低房贷利率,并推行货币化安置等多项措施,是重点城市中楼市调控放松力度最大的城市。其后,扩大首次购房补贴发放范围、落实首套房贷利率执行下限标准、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开启房票安置等政策相继出台,开启全面救市。但从近期楼市成交表现来看,政策效果却并不及预期,当前楼市仍在信心筑底期。
22城首轮土拍收金同比降超5成
随着郑州首轮集中土拍收金107亿元,今年22城首轮集中土拍全部完成。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2城共计推出涉宅用地469宗,最终成交397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3907万平米,总成交金额4969亿元。
由于今年首轮集中供地期间,部分城市将全年土拍轮次调整为4轮,导致首轮供地规模较去年首轮明显下降6成,因此今年首轮总成交金额较去年首轮缩减了5成以上,较去年第三轮减少908亿元,占去年全年成交总额的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