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单方面修改北爱议定书,联合王国将变成“分裂王国”?
于是民主统一党便借助北爱地区权力共享规则的要求,“要挟”英国政府修改议定书。目前,该党正在利用规则,抵制北爱尔兰新一届议会召开,拒绝参与联合政府,使得新一届政府迟迟无法组建,酿成了该地区罕见的“宪政危机”。
本来出于缓解经济问题考量,约翰逊政府便有意修改“北爱尔兰议定书”,简化北爱地区和大不列颠之间的人员、货物往来通关手续,北爱尔兰当前的政治僵局,更促使其下定决心、迈出第一步。
修改北爱议定书能平息怨气,还是加剧“联合王国”离心力?
在“联合王国”中,北爱尔兰无疑是最敏感的地区,也是潜在的火药桶。如果问2016年脱欧公投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放大了北爱尔兰结构性矛盾无疑是最直接的一个。
北爱问题可谓由来已久,其关键便在于北爱尔兰的地位与归属。英国曾统治爱尔兰长达几个世纪,信奉新教的英国统治者压迫、剥削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人,引发后者持续反抗。1949年英国承认爱尔兰南部26郡完全独立,成为今天的爱尔兰共和国。新教徒人口聚居的北部6郡仍在英国统治之下,成为英国北爱地区。
由于天主教徒与新教徒、共和派/独立派与保王派/联合派之间的历史矛盾,北爱尔兰自1960年代晚期以来长时间处于动乱,暴力恐袭活动甚至波及英国其它地区、爱尔兰及欧陆国家。1972年的“血腥星期日”惨剧更将各派敌对情绪推向极致。30年之久的流血冲突,酿成3532人死亡、超过47500人受伤的惨剧。
直到1998年,在时任美国总统北爱尔兰特使乔治·米切尔主持下,英国政府、爱尔兰政府与北爱尔兰各党派经过和平谈判,签署《贝尔法斯特协议》,方才开始由乱向治。
《贝尔法斯特协议》明确了北爱尔兰地区当前在英国主权范围的自治地位(但同时北爱人民有权未来决定去留),以及两派多党联合执政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处理英爱关系和南北爱尔兰关系的制度框架,是北爱尔兰和平进程与正常化的重要里程碑。
协议生效后的20年间,英爱两国都是欧盟成员,且两国在加入欧盟前早已建立共同旅行区,确保北爱地区与爱尔兰共和国边界开放,在人员、货物、服务等方面均可自由往来流动。“脱英”与“留英”两派矛盾因此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为北爱和平进程提供了保障。
但这仍不能根除北爱尔兰共和派与保王派两大势力的矛盾与对立,毕竟二者对于北爱尔兰地位和归属问题持有截然相反的立场。而支持“维持现状”与“脱英入爱”的人口占比分别保持在五成多和不到四成,这两派谁也无法占据绝对主导、压倒对方。
2016年之后,随着英国脱欧从情绪宣泄变成势必发生的事实,两派的立场与宗教信仰矛盾被进一步激化,北爱尔兰社会与政党政治也加快走向极化:
2016年公投时就有近56%的北爱民众反对脱欧。进入后脱欧时代,如果没有额外的制度安排,北爱尔兰与爱尔兰之间势必出现“硬边界”,这一点不仅强硬的共和派不能接受,就连大多数北爱普通民众情感上也难以接受。
英欧双方都深知这一问题可能带来多大麻烦,因此双方历经波折达成了“北爱尔兰议定书”。然而,这个议定书似乎没有缓解矛盾:在英国其它地区,反对者认为该议定书侵犯了英国的完整主权与统一市场,破坏了底线;在北爱尔兰,保王派既不乐见该议定书维系、甚至加强了南北爱尔兰之间的联系,更担心北爱尔兰和大不列颠之间的障碍削弱了两地的联系。
至于以新芬党为代表的共和派,他们并不会因为这份议定书而比脱欧前更加亲英,但如果片面修改该议定书,导致南北爱尔兰之间出现任何通行阻碍,便会强化他们“脱英入爱”的动机与愿望。可以说,“北爱尔兰议定书”的推出,几乎没有起到平息怨气、缓和国内矛盾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约翰逊政府没有动力维系这份脆弱的妥协成果,反倒在过去近两年内动辄威胁使用“北爱尔兰议定书”第16条“保障条款”(授权一方单方面采取行动),在双边货物流通和疫苗分配等争端中跟欧盟讨价还价。如今,约翰逊政府在多方压力下迈出这一冒险的步伐,不仅将进一步得罪北爱地区的共和派,也将面临欧盟反制、激化英欧摩擦,更会遭到“违反国际法”的谴责,自损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