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2个寻亲成功的拐卖案例:一半被拐20年后才找回
在不断完善的法律之外,技术的发展也在加快被拐儿童的回家速度。2009年,公安部建立打拐DNA数据库。也正是从2010年前后开始,被拐者回归家庭的案例数量快速增长。
公安部刑侦局人员陈士渠表示,采血检测DNA输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是寻找孩子的捷径,一旦数据进入DNA数据库就能自动比对,即使被拐多年之后体貌特征发生变化,身份难以识别,警方依然可以通过DNA数据准确、快速地认定被拐儿童的身份。
“打拐妈妈”李静芝在帮助29个孩子找到亲生父母后,终于在公安机关排的查协助下,从DNA数据库对比中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巧合的是,儿子嘉嘉曾在电视上看到过李静芝的故事,他觉得那张黑白照片中的孩子和自己长得好像,但从没想过他就是李静芝的孩子。
DNA数据库对二三十年前失踪的孩子而言尤为重要,在诸多寻亲经历中,监控设施的落后,容貌体态的变化都是寻亲路上多次出现的阻碍。在收集的寻亲成功的案例中,58%的被拐者或寻亲者都曾进行过DNA入库。
李静芝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谈道,她是许多寻子父母的消息源,也经常告诉家长们一定要去采血录入信息,重视媒体宣传。他们经常围在一起,分享着又有谁家通过新技术找回孩子这些好消息。
苦海中隐溺的家长们,也在这条看不到尽头的道路上抱作一团,互相倾诉、交流,也彼此恭喜和安慰。这群彻身经历过分离的父母,都在看见诸多失望后试图拉一把别人。
听闻孙卓被找到后,《亲爱的》另一个原型杜小华,立即在寻亲群发红包跟家长们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他说自己很羡慕孙海洋,但更多的是真心替他感到高兴,因为自己的儿子杜后琪——《亲爱的》原型的最后一个失散的孩子,还没有找到。(来源:腾讯新闻)
参考文献:
[1]Bao X, Galiani S, Li K, et al. Where Have All the Children Gone?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ld Abandonment and Abduction in China[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9.
[2]薛淑艳,李钢,王会娟,付莹,刘玲. 被拐儿童生命历程变迁与原生家庭融入研究——基于寻亲成功案例的实证[J]. 人文地理,2021,36(03):58-66.
[3]李春雷,任韧,张晓旭. 我国被拐卖儿童救助保护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基于对近年133个公开报道案例的分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06):16-25.
[4]李钢,王会娟,谭然,付莹.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时空特征与形成机制——基于“成功案例”的管窥[J]. 地理研究,2017,36(12):2505-2520.
[5]李钢,薛淑艳,马雪瑶,周俊俊,王皎贝,徐婷婷. 中国儿童非正常迁移的时空分异及综合机制——拐卖与抱养对比视角[J]. 人口研究,2020,44(03):102-117.
[6]南方周末:“宝贝为什么不回家”:一个学者调研的五个认亲家庭故事:https://mp.weixin.qq.com/s/yyXTyRYRFHA9FKwbFqQBpQ
[7]人物:亲爱的你
https://mp.weixin.qq.com/s/arpRdvJ6PXlsSAGkDzgx0g
[8]32年,“打拐妈妈”李静芝的寻子故事
https://mp.weixin.qq.com/s/3W673cEvYlCTJ7gE6tJiKA
[9]郭刚堂:一个父亲寻子归来后的日子
https://news.cctv.com/2021/12/08/ARTItzWBrPCxB8SvSeMHvA4i211208.shtml
[10]南方周末:DNA打拐21年:失踪的孩子,扭转的命运
https://mp.weixin.qq.com/s/VgsNn0al0qFMFNf56jytlw
[11]中国新闻周刊:孙海洋:希望推动法律修改,严惩人贩子
https://new.qq.com/omn/20220711/20220711A04R0F00.html
数据&撰文|苏现奎 设计|数可视谭静 数据编码|惠鑫 夏效静 范祥礼 编辑|菜菜 运营丨刘希晰 张启锐
李嘉嘉、吕晨对本文亦有贡献
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