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商家股价应声大跌
今年4月份以来,真实生物相继与A股上市公司新华制药、华润双鹤、奥翔药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后续的阿兹夫定片生产和商业化铺路。
然而,在7月15日中午,真实生物正式宣布阿兹夫定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达到预期,近日已正式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上市申请后,这几家相关公司股价却突然“闪崩”。
截至7月15日收盘,奥翔药业和华润双鹤双双跌停,新华制药股价大跌超过5%。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对于真实生物A股“朋友圈”集体下跌,分析师表示:“此前,真实生物先后与新华制药、华润双鹤等签订委托生产协议,这几家公司因此受益。业绩提振预期已经提前反馈在股价上,如华润双鹤一度涨幅超180%,充分兑现了其潜在业绩成长预期。市场提前反馈预期,利好落地,没有超预期出现,同时估值处于高位,就比较容易出现戴维斯双杀。”
多款国外新冠口服药瞄准中国市场
据了解,截至目前,辉瑞的Paxlovid是中国市场唯一已上市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
7月4日,日本制药企业平安盐野义有限公司通过官网宣布,就研发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口服抗病毒药物(开发编号:S-217622)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开始提交新药上市许可申请的相关准备资料。
与此同时,今年6月,默沙东中国总裁田安娜也对外表示,关于新冠口服药Molnupiravir,该公司一直和监管部门保持着积极的沟通,目前已经完成了中国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要求的滚动递交,正在等待进一步的反馈,希望尽早将这一药物带给亟需的中国患者。同样,这两款进口新冠小分子口服药能够顺利闯关中国市场,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比国外药物,国内新冠口服药物在价格方面有较大优势,特别在国内推广价格水平有望进一步下调。”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翁梓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第一财经,有医药行业观察人士认为,面对如此多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物备战上市,后续的价格“厮杀”或不可避免。
编辑|段炼杜恒峰
校对|王月龙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真实生物微信号、河南日报、红星新闻、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日报、公开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