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脸识别系统被攻破
【银行人脸识别系统被攻破】诈骗人员从一女子的交通银行卡偷走近43万元,如入无人之境。更严重的是,“人脸识别”被攻破了。银行系统后台显示,在进行密码重置和大额转账时,“她”进行了6次人脸识别比对,均显示“活检成功”。既然不是本人操作,为何还能“活检成功”?是否银行系统存在漏洞?
那几次人脸识别并不是身在北京的李红本人操作,登录者的IP地址显示在台湾。当李红本人登录手机银行时,卡里的钱已被悉数转走。她去派出所报案,警察很快认定她遭遇了电信诈骗,并立案侦查。既然不是本人操作,为何还能“活检成功”?李红怀疑交通银行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并以“借记卡纠纷”为由将交通银行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而银行方表示已有多层工序进行反复验证,法院也驳回了起诉。在立法层面上,对人脸信息的保护正在逐步加强。在李红被诈骗几个月后,《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生效,其中突出了作为敏感个人信息的生物识别信息的特别保护,规定“处理个人敏感信息应该进行更多的告知,包括相应的风险,以及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看来,银行普遍存在变相强迫采集储户人脸信息的现象。她说,“至少就我个人的体会,去银行办理存款等业务,人脸识别都是在强制之下弄的,如果不同意采集人脸就办不了相应业务。”
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还是很简单就可以被破解的,谨防电信诈骗才是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