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在广州的一次水果拍卖会上,一颗荔枝拍出了55万元的天价,创造了最贵水果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近日,北京skp商场中出售的一款荔枝,标价高达1049元一斤,且上架两天就已卖空。
据悉,这两款荔枝都是挂绿荔枝——因果子成熟时红紫相间,有一条绿线直贯到底,得名“挂绿”。
挂绿荔枝到底什么来头?为什么能卖那么贵?
“天价荔枝”引热议
盛夏七月,蝉鸣荔熟,又到了一年荔枝丰收的时节。
近日,有网友称在北京skp商场内的华联超市里,购买了一盒名为“增城挂绿”的荔枝,付款时才发现这一小盒荔枝居然要969.28元。待仔细一看,该品种荔枝每斤单价居然高达1049元。
无独有偶,7月13日,有网友发现来自上海的水果微商上架了一款名为“挂绿”的荔枝,包装盒十分精美,盒内只有两颗荔枝,标价198元,每颗卖到近百元。“天价荔枝”随即引发网友热议。
事实上,早在商超售卖之前,挂绿荔枝就是荔枝界的“顶流大咖”。在2001年的拍卖中,最贵一颗挂绿荔枝拍卖价高达5.5万元,后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水果。2002年,一颗挂绿果实拍卖价格又创下了55.5万元的“天价”。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挂绿荔枝之所以名贵,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物以稀为贵”的因素。
据悉,挂绿荔枝主产于广东增城,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种。果实成熟时红紫相间,果身中间有一道绿痕,“挂绿”也是因此得名。
相传明朝尚书湛若水从福建著名的荔枝之乡枫亭怀抱荔枝核回到广东,培育出广东荔枝名种“尚书怀”,其后代培育出挂绿。由于挂绿荔枝肉质爽脆,清甜微香,且较耐贮藏,因此非常受人们的喜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曾夸赞挂绿:“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
然而,如此名贵的挂绿荔枝曾一度濒临灭绝。有文献记载,清朝嘉庆年间,因官吏对荔枝课以重税,百姓不堪负重,因而砍光挂绿荔枝树。至宣统末年,只幸存县城西郊西园寺(现荔城挂绿广场)一棵至今。之后,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对这棵树的“复活”,逐渐培育了第二代、第三代挂绿荔枝。如今消费者能买到的挂绿荔枝,均为这棵老树的子孙代果实。
即便如此,由于挂绿荔枝管理难度很大,无法实现大量推广,因此依旧非常稀有。陈厚彬表示,挂绿荔枝在广东的种植数量不超过5000棵,能够开花结果的不超过50%,品质比较高的则不超过20%,因此上市量非常有限,也就几千斤而已。相比之下,消费者更加熟悉的妃子笑,年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年产量可达60万吨。
今年荔枝为何偏贵
荔枝起源于我国,有超过2000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
20世纪80年代,我国荔枝产业迎来大发展,种植面积从1987年的191万亩增长到2019年的812.22万亩,是世界第一大荔枝生产国。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荔枝种植面积约792.61万亩,同比减少2.2%,产量达281.41万吨,同比增长10.21%。
中国荔枝产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云南等六个省区。其中,广东是最重要的荔枝产区之一,栽培面积、产量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有80多个县市种植,百余个品种。
截至2021年,广东种植面积达到394.93万亩,占中国荔枝种植总面积的49.83%;产量为143.71万吨,占中国荔枝总产量的51.07%。换句话说,全国每两颗荔枝就有一颗来自广东。
当下正值荔枝上市中期,中国新闻周刊走访市场发现,今年荔枝市场行情普遍上涨,价格和去年相比高了不少。
在北京一家高端超市内,一款名为“冰荔”的荔枝,售价高达699元/斤,另一款“御荔”,也要499元/斤。相比之下,电商平台上的荔枝售价要亲民得多。1.5kg装的无核荔枝售价238元,4斤装的广东桂味荔枝价格139元。
最便宜的当属普通商超售卖的荔枝。在北京一家盒马鲜生内,产自广东的仙进奉荔枝标价39.9元/450g,另一款广东鸡嘴荔枝价格相对便宜,但也需19.9元/斤。工作人员反映,今年荔枝进货价比去年平均贵了3-5元。“鸡嘴荔枝去年便宜的时候才几块钱一斤,所以我们也不敢进太多货,怕价格高了没多少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