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刺客”超千元一斤,供货商称价格应该更高
吴宇辉觉得,“荔枝本来就是我们中国水果之王,能跟猫山王榴莲相比的,我认为只有荔枝。不是说这1049块有多贵,你想想日本的苹果,一个500块,你说贵还是不贵?”
他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了自己的定价原因,“这个品种本来就很稀少,整个中国种植荔枝400多万亩,种这个品种的不超过700亩。你说这是什么概念?荔枝是很娇贵的,保鲜要求也高,所以我们运输包装方面都特别地注意。”在这次的运输环节,他们派了两个专人对荔枝进行护送,早晨采摘好后就坐飞机前往北京,全程保温跟踪,恒温5℃至8℃。
运输保鲜是荔枝产业的痛点。吴宇辉说,自己是广东荔枝产业联盟的副理事长,“就是负责推广广东荔枝的”。“最大难点是,我们对外面讲了很多,但我们的物流跟不上,运输成本实在是太高,没法做到全冷链。没有一个运输公司能做到,我们是非常头痛。”
荔枝运输成本高。陈耀华用“冰荔”举了个例子。这款荔枝颜色漂亮,个头也不大,一方面是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特殊处理,运输、包装、运营成本就会比较高。此外,在处理过程中也会造成损耗,刨除不美观的、有虫害的,一棵树摘下来的合格率可能只有50%。
陈耀华主做荔枝出口贸易,他们在荔枝出口的批发价上最高可以达到300元一公斤,运营的品种是“仙进奉”,运到南美当地的商场,可以卖到500元以上,而其中空运费就占一百多元。
他说,荔枝是时效性很快的商品,各个种类的荔枝产出时段不同,同一品类的荔枝在不同时期的价格也不同。整体来看荔枝的市场价格短期浮动大,“妃子笑”能够在一周内掉价50%,有的品类只需要几天。
同时,价格还跟产量有关,“同一个时间段产量多了好几倍,那价格必然是下降的”。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时,特定品类不再具有稀缺性,荔枝的价格就会由卖方定价转为市场定价。
总体来说,荔枝的售价通常受几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是时间,出得早的果实价格高。第二是稀有度,种植过程不易、产量小也会抬高水果的价值。第三是外观,个头大、颜色好,消费者才愿意买单。第四就是口感,好吃、甜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第五是产地背景,消费者可能会因特定地区及其历史背景而购买某地生产的荔枝。
陈耀华还是觉得,荔枝作为一种中高端消费产品,定价在20至50元一斤,消费者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过千元的确实是一个炒作”。
(张婷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记者 高伊琛 南方周末实习生 胡世鑫 罗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