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滑铁卢还发生在:
上海大学,投档位次下降7900多名;
东华大学,投档位次下降16400多名;
华东理工大学,投档位次下降25000多名;
图源知乎,数据来源河南教育考试院
知乎有一位河南考生说:
“看到这个分数线我人傻了”
“当事人现在就是后悔,特别的后悔。”
02
在这些省份也爆冷了
本来以为,上海交大今年是幸运儿,但我搜了下今年高考捡漏王,发现上交、还有同济,在宁夏也爆冷了……
今年宁夏理工类国家专项计划中,上海交通大学的投档线,只有433分。
宁夏今年第一批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2分,也就是说,高出了本省一本线18分就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
还有宁夏学子,430分进了同济大学,也是捡大漏了。
图源宁夏教育考试院,图为《宁夏2022普通高校招生国家专项计划投档信息,理工专项计划投档信息》
此外,复旦大学在新疆也遇冷了,今年在新疆的文史类招生中,复旦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仅为551分。
而往年,复旦大学在新疆的录取分数线都在600分以上!
如今,这个考生能以551分被复旦大学录取,真是捡大漏了。
从顶级985,到211、普通一本,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上海高校集体爆冷,动辄降低大几十、一百的投档线,看得人触目惊心。
03
什么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上海高校在河南等省份爆冷?
首先,疫情被认为是一个原因。
一位知乎认证为上海大学教师的用户、“搞科研的青椒”说,自己是上海大学河南招生组成员,一直关注河南招生录取情况。
他认为,今年上海众多高校遭遇滑铁卢,主要原因是五月份上海疫情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生和家长的报考决策。
此外,河南高考填志愿之前,“今年由于疫情防控,在上海的老师几乎去不了河南,宣传效果受到了不少影响。”
当然,疫情因素只是短期的,随着上海疫情控制下来,这个因素到明年就会不存在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河南还是老高考省份。
啥叫老高考省份?
近年来,多省开展高考改革,有的采取了新高考模式,有的省份依然坚持老高考模式,如河南、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江西、安徽、陕西。
二者区别较大,考试科目不同、考试分值不同、试卷不同,报志愿可填的数量也不同。
今年河南考生一批次可填报6个院校,比新高考能填报的院校少很多,比如江苏考生今年最多可填40个学校、重庆能填96个,所以,河南出现断档概率本身就比新高考的大。
再一个,这也和大类招生制度有关。
在实施大类招生的高校中普遍存在,冷热门专业捆绑、“杂类”招生的现象。
“这就意味着大类招生之后的专业分流存在二次竞争,孩子如果去不了相对热门的专业,又没有灵活的转专业制度,就得归入历史、考古等冷门专业。实际上,剥夺的是他们的专业选择权。”据《中国科学报》报道。
去年,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在陕西一本断档遇冷,就主要是这个原因。
而今年河南国家专项计划中,有些名校招生专业,很多是冷门专业,比如吉大的动物医学类、植物生产类、武汉大学的土木工程等。
可是,现在的河南考生,报考更注重专业的就业表现和前景,尤其学霸们不会单纯了上名校而上名校,他们还很看重专业,毕竟现在就业压力大啊!
“与其读985天坑专业,不如读211好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