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集团董事长刘绍勇退职(不退休),暂由总经理李养民全面主持工作
每经编辑:程鹏,盖源源
7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东航(SH600115,股价5.02元,市值947.5亿元)相关人士处证实,7月22日,东航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集团)已召开会议,宣布中组部关于董事长刘绍勇退职(不退休)的决定。
“不过目前宣布的是集团层面,上市公司还没接到通知。”上述公司人士表示。同时,刘绍勇退职后,暂由东航总经理李养民全面主持东航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刘绍勇现年65岁,毕业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获得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拥有正高级飞行员职称。他于1978年参加工作,在原中国民航第二飞行总队、原中国通用航空公司担任飞行员。原中国通用航空公司由原中国民航第二飞行总队改制而来,后并入东航集团。
1995年,刘绍勇担任中国通用航空公司副总经理、东方航空( 600115.SH )山西分公司总经理、中国民航山西省管理局副局长、中国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司长。2000年,刘绍勇回到东方航空担任总经理,2002年10月又升任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直到2004年8月。
2004月11月,刘绍勇调任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航集团”),担任总经理职务,2004年11月起担任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到任时,南航集团旗下南方航空(600029.SH)正陷入委托理财和高管腐败丑闻。刘绍勇主政两年后,南方航空实现扭亏为盈,逐步成为国内航空公司中飞机数量、航线网络发达程度、客运量、盈利情况均名列前茅的公司。
截图来源:中国网财经频道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受此影响,国际航空运输市场需求迅速萎缩,叠加燃油套保的巨额账面浮亏,使东方航空2008年亏损达到创纪录的近140亿元,负债超过其资产110.6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15%。由于净资产为负,2009年4月16日,东方航空停牌一天,并在第二天戴上“ST”的帽子。
2008年12月12日,刘绍勇“临危受命”,上午还是南航集团的总经理,下午就成了东航集团的总经理和东航股份的候任董事长。与当时一同调任东方航空总经理的马须伦组成班子,共同承担挽救东航的重任。刘绍勇也因此被民航业内称作“救火队长”。
据澎湃新闻,刘绍勇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调任至东方航空的第一天,他往办公室走的路上,先是碰到一些飞行员围着他说辞职,后面又遇到拿着一封律师函的秘书,被告知公司欠了银行很多钱,必须得有个承诺,不然明天没钱花了。
期间,刘绍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处理东方航空、上海航空的合并问题,因为上海航空的状况亦是“跌入谷底”,两个“难兄难弟”的合并被媒体解读成“两个烂苹果,做不出一盘好沙拉”。
同时,东航低落的士气也是刘绍勇发愁的地方,员工们大多对东航的现状一无所知,刘绍勇来东航的第二天就开了13个会,跟员工讲公司去年亏了100多个亿,每天亏4000万,但是员工们没有概念。
直到刘绍勇说4000万换算一下,就是每小时亏损167万元,每分钟亏损将近3万元。大家才明白公司确实是不行了。
2009年6月8日,东方航空正式宣布重组,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海航空。刘绍勇对媒体回忆重组初期公司非常困难,“但我们的领导层带头,员工一分钱没减,领导减了30%。有困难,领导就得做出表率来。”
打赢了重组这场“发展之战”,刘绍勇认为起码稳住了员工的心态,保障了公司运营安全。
同年,刘绍勇还带领东方航空打赢了“第二场仗”,实现扭亏为盈。
由于燃油套保合约公允价值的转回,业绩同比大幅增长,还得益于行业回暖、航油成本同比下降、国家政策扶持等有利因素影响。2009年,东方航空走过了生死存亡的定局之年。
在刘绍勇掌舵下,东方航空完成了“输血”“止血”“断臂”和“造血”的求生四部曲。从政府注资70亿元、到定向融资增发70亿元,东方航空逐步走出了资不抵债的窘境,并在2009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并大幅缩减了资产负债率。
财报显示,东方航空2009年营收为398.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4亿元。截至2009年年底,公司负债总额为人民币684.06亿元,比年初减少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