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利用RTS游戏要塞进行历史战役复盘解说的图文系列。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蒙古西征匈牙利之时发生的蒂萨河之战。
说起蒙古军队,想必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骑射,我们也经常听到这类的说法:
蒙古部队是靠骑射的灵活机动不断风筝对手的,无数欧洲的重甲骑士就败在这一条上。马与弓箭就是蒙古人打天下的本事。
这句话对么?其实对的,蒙古人确实是靠远程火力打天下的,但是实际原因却和很多人想的不同。
蒙古的骑射并非是很多人想的“轻装士兵”不得不采取的风筝战术,相反,蒙古骑射的本质其实是纯粹射程压制带来的战术逻辑。蒙古军队的装备要远远好于同时代的欧洲部队。
蒙古骑兵中至少1/3都是具装重骑兵,而就算是那些弓骑兵也不是所谓“无甲”的炮灰,他们很多都会装备一定程度的护甲和近战武器。在冲锋的时候,轻骑兵也可以跟随部队进行接近战。而且蒙古人是全军皆为职业士兵,同时期的欧洲还处在征召农奴和雇佣兵进行作战的时候。
除此以外更恐怖的是,蒙古军队往往会携带大量远程高火力器械和单兵火药武器,比如突火枪,抛石车,床弩,震天雷。可以说在蒙古刚到欧洲作战的时候,欧洲人感受到的并不是蒙古弓骑兵不断拉扯的烦躁,而是纯粹的科技代差碾压。
蒙古的重骑兵比欧洲骑兵更重,近战更有威力。而远程武器在射程和火力上都远远超越了当时的欧洲人。欧洲仅有精锐长弓可以勉强与蒙古对射,而绝大部分弩手根本连射程都拉不到就会被轰烂。
蒙古经常用的风筝只是因为那个时候的蒙古马弓射程远比欧洲的马上抛射武器要长,为了更大化利用了这种射程优势减少损伤才会采用。
蒙古骑兵常用的后退抛射拉扯敌骑兵战法只是为了降低自己的战损,其实就算是重骑兵互相冲击,蒙古人在当时也有击溃欧洲骑士的自信。
可以这样说,在12XX年的蒙古踏上欧洲大陆的时候,欧洲人感受到的冲击绝对不次于当年大清看到日不落帝国武器的震撼感。
那么在蒙古西征的前期,双方的火力究竟差距能达到多大呢?让我们从这篇讲述的战役来说。
蒂萨河之战
公元1241年4月
参战双方:
蒙古帝国:
主帅:拔都
15000人,按照蒙古常见编制,约有1/3重骑,剩下的则是游骑,步兵辅助和器械兵。
匈牙利公国:
主帅:贝拉四世
40000人,其中有20000以上临时招募的征召民兵(记载为一半以上),有几千名精锐长弓手。剩下的一万多人就是匈牙利职业步兵+雇佣兵+少量骑兵的混合体。
先不废话,照惯例我们先介绍当时的战阵情况,再说一切的背景细节:

匈牙利阵型
匈牙利的军队呈守势,他们的目的就是守住面前的大桥,阻止蒙古军队渡河。此时匈牙利人对于蒙古人的火力还没有充分的认知,依然在用着他们与欧洲其他军队作战的方式进行阻击战。
他们召集了大量的毫无作战经验的民兵充数,而那些所谓的精锐步兵也就是能够勉强算作士兵的匪军和一些雇佣兵。
此时匈牙利很自信,主帅认为依靠大批的长弓手和有利地形能够轻松挡住人数不足他们一半的蒙古军队。
而且他们根本不担心拔都会绕路过河。原因在于,此时匈牙利在河的最上游,地势较高,在当时的欧洲人战争概念里不存在比长弓射程更远的武器,因此以长弓守住了上游就代表蒙古人即使经由下游渡河也必须扛着箭雨前进,这依然是一场一万五千人仰攻四万人的死亡冲锋战役
如果蒙古人没有射程更远的武器的话,如果

蒙古军阵
河对岸的蒙古军队已经集结准备发动进攻,他们身后跟随着大批的远程抛射器械,单兵手头也有着相当量的火药武器。另外蒙古军队借助反曲“新科技”(相对于那个时代),他们的短马弓有着媲美欧洲长弓的射程(虽然威力略有不及,因为箭矢不够重)。可以说蒙古此时装备的远程火力输出是完全溢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