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传媒公司而言,未来不需要在元宇宙的赛道上“硬”转型,而是可以将元宇宙作为嫁接的合作和手段。
虽然万物皆可数字化,但其中的核心是“人”。在元宇宙场景中,人与虚拟数字人互动背后的巨大市场潜力,带来了投资者与投资机构对虚拟偶像、虚拟主播细分领域的关注。
“目前虚拟数字人公司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以美术为驱动或生成动画的公司,有一定市场空间,门槛不高,没太多技术含量;第二类是传统的后期技术,加上真人视频和CG来合成的,有代表性的更多为内容向的数字人;第三类是拥有自己的技术和算法,有底层科技、材料库和硬件,偏向于技术类的公司。”姜山介绍道。作为投资人,他直言会更倾向于投资偏技术类和有核心技术能力的科技公司。
“虚拟数字人是元宇宙的第一入口。从投资和资本的角度讲,元宇宙的赛道,所有公司都一定会去布局。”姜山强调。
你看到肖战,我看到王一博
“千人千面”才是未来趋势
前有古灵精怪的洛天依在冬奥和春晚舞台上歌唱,后有柳夜熙在抖音坐拥近千万粉丝,近期还出现了央视以财经评论员王冠为原型,推出的拥有超自然语音、超自然表情的超仿真主播“AI王冠”,虚拟世界正在加速到来。

洛天依。图片来源:洛天依官方微博
数据显示,2021年B站有超过32000名虚拟主播开播,同比增长了40%。其中,在2021年游戏主播实力排行榜TOP50中,有11位虚拟主播入围,其中泠鸢yousa和Hanser两位虚拟人入选B站2020年百大UP主。
依托虚拟数字人的火爆,众多虚拟形象登台背后,虚拟主播或许正在成为虚拟数字人在商业领域应用最多的形式之一。随着虚拟主播稳步发展,变现渠道和方式也在被理性思考。
“我认为虚拟数字人加上电商或者直播平台,会是一个趋势,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虚拟技术出现在直播平台上。”姜山称。
当然,在虚拟数字人驱动直播的技术上,目前来看尚有不完整的地方。例如现在所看到的虚拟主播,大多的形象比较卡通化或者僵化。僵化脸俗称“僵尸脸”,即嘴能说,眼能眨,腿能动,但就是看起来粗糙,体验感也欠佳。
一位行业资深观察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以抖音为例,每天有约一千位虚拟主播进行直播,数量足够,但绝大部分质量都不尽如人意。但若要虚拟主播获得理想的收益,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平台支持给到流量,二是通过打造人设形成相应的粉丝群,三是与品牌跨界破圈化。
真人直播目前的瓶颈之一便是带货能力,需要观众对产品或者主播感兴趣有抓手才可能付费,这放到虚拟直播中,或许有更多可能性。
“在未来,用户在观看直播时有喜欢的人设、风格,技术未来可能可以做到‘千人千面’。”姜山提出畅想。假设不同的明星的粉丝,在直播中,AB用户根据自己的用户画像虚拟人直播服务商提供的是不同脸的呈现方案。“平台最终的玩法一定是这样的,有很多张脸、人设可以生成。未来随着技术更新和迭代推着行业往前走,可以延展出产品的新玩法。”
目前在服务领域,已经有虚拟主播在智能客服等方面的应用,未来还可能营销、政务、银行、地产等领域。但姜山强调,目前虚拟主播的定制化并不主要为C端服务。“未来从B端到C端,随着技术使用门槛和成本的降低,最后才是面向C端的。”
同时,随着虚拟主播服务型功能的凸显,可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未来的直播行业将会继续升级。在姜山的设想中,未来直播会发展为AI为驱动。同样是虚拟主播,但也是“智慧客服”,AI驱动的智慧人和自然的语言处理能力,是未来的方向,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