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安安静静生活在小山村里,是这个故事最好的结尾
二舅的那个村里,80%是留守老人,还有很少一部分留守儿童,再加上零星丧失劳动能力的年轻人。
“我们这代人已经离开了农村却和乡土有很深的连接,很多年轻人可能和我一样,每次回家时感慨的就只剩下自己家的老人变老了,我想应该是视频中这样的内容击中了他们。”
有人说看了二舅的经历感觉当下的年轻人没有老一辈人能吃苦了,在衣戈看来从前人日子过得很穷,物质生活十分匮乏,但他们生活在农村,一个相对完善的人情社会中,而今天的年轻人虽然物质生活提高了,但有更多人离开了故土去他乡闯荡,漂泊,看到了更多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这样来看,当下的年轻人和老一辈的人面对的苦是完全不同的,双方都没有体验过对方的苦,所以很难比较在对方的条件下,谁更能吃苦。”衣戈说。
在北漂生活中,衣戈时常被困在“出人头地”和“过好自己的生活”两端中,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哪一端。
“我上学时曾给自己制定过很多人生计划,比如我生前一定要赚够1000万人民币、我死之前一定要有超过50万中国人知道自己的名字、我一定要创业一次,等等。”
有时候他平白无故的在入睡前总是会去想,每过一天,自己的父母、姥姥、二舅都会离死亡更近一天,有这种莫名其妙的想法已经十几年了,在这样的情绪下,整个人就会变得很悲观。
“这就是我的精神内耗,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精神内耗,和二舅相处的几天中,二舅对于生活的态度确实短暂治愈了我,但他能不能治愈别人,我是不确定的,甚至二舅能够治愈我多久,我也不确定,也许过了几周几个月,二舅和我的生活距离再次拉开后,我依然会陷入曾经的那些困境中。”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观众留言截图
衣戈很喜欢“庄敬自强”这四个字,也是他认为最能代表二舅的词。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喝了酒会哭,哭完了会闹,会找人发泄会跟媳妇吵架,发泄自己的情绪,但其实这些丝毫不影响他在生活中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他照样可以把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甚至是对社会的责任扛在肩上,但是有的人就是能在自强的同时还能保有一份庄敬。”
那是一种平静中的敬畏,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是二舅最打动衣戈的地方。
“我这辈子就见过二舅哭过一回, 喝了酒之后感觉自己这辈子确实过得太苦了,号啕大哭,哭完之后这又过了一二十年,再也没见他哭过,总是笑眯眯的。就连见了当时给他扎针导致他残疾的医生,他也没有恨意。”
“希望二舅不受打扰”
有人说,二舅是当代《活着》中的福贵,对此衣戈表示反对。
“福贵面对的苦难远远大于二舅,我二舅活到现在,母亲还在,女儿也孝顺,还有我这样的外甥跟他称兄道弟地一起喝酒,福贵最后剩了什么?他就剩下一头牛了。但二舅的生活并不是这样的。”
在视频走红后,很多人找到衣戈,有希望帮助二舅和姥姥的,也有建议近距离拍摄二舅的生活的,甚至还有建议让二舅去直播带货贴补生活的。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视频截图
有导演和编剧找到衣戈,但他对这些项目并不感兴趣,他觉得二舅的故事支撑不起来一部90分钟的电影,而二舅显然也没有做好任何爆红的准备,他在村中过得很开心,但如果平静的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他会很惶恐和不知所措。
“我看过拉面哥和大衣哥的故事,尤其是拉面哥的故事让我很受震撼,流量过后一地鸡毛,我不想二舅变成那样。他能给村里老人修收音机、修水龙头、修三轮车但不代表他能带货,这里面没有必然性。”
“二舅不是不能直播,但是然后呢?一遍遍在直播间重复自己经历过的苦难?然后和别的主播PK,然后声嘶力竭扯着嗓子卖几包抽纸?他认真地活了半生,我分享了他的故事,大家听到有了些许触动,这就很美好了。”
衣戈认为,美好的故事就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结尾,这些年看过的“烂尾”故事太多了,二舅安安静静陪着姥姥生活在小山村里,那就是这个故事最好的结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