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家谈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如仅“改善临床症状”算不上特效药
就在国家药监局发文后的7月25日晚,复星医药公告称,公司与真实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开发并由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独家商业化阿兹夫定,合作领域包括新冠病毒、艾滋病治疗及预防领域。
早在2020年2月就针对新冠开展临床试验
常俊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兹夫定的研发始于2004年,“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阿兹夫定的舞台不只是艾滋病领域,还包括新冠病毒、手足口病毒的治疗,这也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常俊标指出,阿兹夫定有三大特点:一是与现在市场上的药物(如3TC)不产生交叉耐药,可解决耐药性问题;二是作为双靶向药物,可以阻断逆转录酶并可抑制艾滋病毒的Vif辅助蛋白;三是该药物的靶向性强且长效。
《阿兹夫定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的随机、开放、对照临床试验》。中国临床试验中心官网 截图
澎湃新闻在中国临床试验中心官网上查询到,河南的光山县人民医院曾作为委托单位开展一项《阿兹夫定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的随机、开放、对照临床试验》,注册时间为2020年2月15日。该研究实施时间2个月,18岁及以上的对照入组人数共计20人,其中实验组10人口服给予阿兹夫定片剂(每日一次,每次5片)。
2020年8月和10月,这项对照试验论文发表于综合性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同月,常俊标作为论文作者之一,在期刊杂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刊登了一篇题为《Azvudine(FNC):a promising clinical candidate for COVID-19 treatment(Azvudine (FNC):一种颇有前景的 COVID-19 临床治疗候选药物)》的研究论文,再一次提到该试验结果——
文中称,初步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阿兹夫定可以缩短核酸转阴(NANC)的时间。在实验组10例患者中,4天以内的核酸转阴率达到100%,而常规治疗组28天内的转阴率为73%。试验也显示阿兹夫定的耐受性良好,没有药物关联引起的不良事件。
该论文总结称,阿兹夫定的三磷酸可以嵌入新冠病毒的RNA合成过程中并抑制相关的聚合酶,最终终止RNA链的合成和病毒复制。总体而言,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核苷类候选药物,用于治疗轻度和常见的COVID-19,也显示出治疗重症 COVID-19的前景。数据还表明,重新利用现有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是一种可行且有前景的新冠治疗策略。
澎湃新闻在全球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权威搜索引擎PubMed上搜索发现,与“Azvudine”相关的搜索结果共19条,最早为2009年发布的一篇化学合成相关论文。其中,包括前述3篇论文在内,与SARS-COV-2(新冠病毒)相关的研究论文有5条,常俊标均为作者之一。
澎湃新闻注意到,2021年12月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对2组共8只感染新冠病毒的普通猕猴展开对照试验后发现,实验组4只猴子肺中的病毒载量更低。其中一项随机单臂试验还发现,31名阳性患者口服药物后,病毒核糖核酸在 3.29±2.22天内100% 转阴(范围:1-9 天),100%的出院率则为9.00 ± 4.93天(范围:2-25天),其中5人出现轻微短暂的头晕、恶心等副作用。
该研究认为,动物口服阿兹夫定可以很大程度上将药物“以活性形式”集中在胸腺中,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保持并促进胸腺免疫功能,并快速治愈新冠患者(正在申请专利)。该论文作者还包括蒋建东院士、真实生物杜锦发等人。
2022年2月,常俊标单独署名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旗下刊物《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化学研究评述)》的论文介绍了4'-修饰核苷在抗病毒疗法中的治疗前景,并称阿兹夫定已在不同国家开展COVID-19 患者3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编号:NCT04668235 和 NCT04425772),治愈了几乎所有患者的COVID-19疾病,并显示出比瑞德西韦更好的治疗效果。
专家:如仅仅“改善临床症状”算不上特效药
真实生物Ⅲ期临床试验包括800多例入组患者,涵盖了新冠肺炎病例的轻症、中症及重症,以病毒载量和临床获益作为评价指标。但截至目前,阿兹夫定治疗新冠病毒的三项注册研究最终临床结果尚未公布。
病毒学家常荣山向澎湃新闻表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能具有治疗新冠的潜力。阿兹夫定是一款2004年研发的抗艾滋病药物,老药新用的好处在于可以降低药物管理的风险,国产制药价格相对而言也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