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7日,美国参议院以64票对33票,通过了规模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与科学”法案,纽约时报称,该法案“旨在增强美国的制造业和技术优势以应对中国”。
该法案融合了经济和国家安全政策,包括两项对华竞争的重要内容:一是为美国半导体企业提供520亿美元的补贴和额外税收抵免。二是为科研领域提供大约2000亿美元支持,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等尖端领域。
27日,美参议院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图源:视觉中国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法案中的一些条款明确针对中国,毫不掩饰。例如,接受补贴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不得在中国等国扩大现有工厂规模或建造新工厂,否则美商务部将收回该法案所提供的资金。
此外,法案写明,虽然为科研提供大量资金,但将禁止与中国有教育合作关系(即孔子学院)的大学获得研究经费,除非大学确保对孔子学院有完全管理权,才能豁免。
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尔尼感叹道,“美国这个沉睡的巨人终于觉醒了,我们面临来自中国的挑战。”
连日来,白宫下大力气推进该法案,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拜登也亲自出马。
24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接受采访时说,半导体供应危险地依赖于亚洲,“用于军事设备和高端计算的复杂芯片,我们几乎全部从台湾地区购买,这真的很惊人。”
25日,正在白宫隔离的拜登,专门与企业领袖和政府官员召开视频会议,大力推销芯片法案,称其对确保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国家至关重要。他还说,“美国发明了半导体,是时候把它带回家了。”
25日,拜登视频出席会议敦促通过芯片法案。图源:视觉中国
对美国半导体企业来说,高额补贴固然有强大的吸引力,但该法案还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限制美企在华投资发展,得不偿失。美媒日前曝光,英特尔与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正在游说美国政府官员和议员,希望减少对华设置所谓“护栏”,允许美国半导体公司在中国发展。
二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在美国建设新的半导体工厂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芯片短缺问题一时仍难解决。通用汽车公司日前表示,超过9万辆未完工的汽车在等待芯片和其他部件。
众所周知,美国打压中国芯片发展的政策已持续数年。最近更是变本加厉——从施压荷兰政府禁止阿斯麦公司向中国出售深紫外光刻机,到美财长耶伦在韩国兜售所谓“友岸外包战略”,再到要求韩国8月底前回复是否加入由美方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
然而,美国打的这套“组合拳”收效如何?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中国芯片相关企业的总销售额增长18%,达到创纪录的超1万亿元人民币。
彭博社数据显示,在过去四个季度中,每个季度里世界上增长最快的20家芯片行业公司有19家来自中国,而去年同期的这一数据为8家。报道称,这些中国芯片行业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是阿斯麦等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的数倍。
芯片产业高度全球化,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强行搞“脱钩”,不仅无法“伤敌”,还要自损八百。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估计,如果华盛顿采取对华“技术硬脱钩”政策,完全禁止美国半导体公司向中国出口产品,美国半导体企业将丧失18%的全球市场份额和37%的收入,并减少1.5万至4万个高技能工作岗位。
此外,对于经济形势不甚乐观的美国来说,芯片法案还将在未来10年内使政府预算赤字增加793亿美元。
正所谓,企图堵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