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料导致“猪吃猪”,代养户自费40万买饲料后,选择报警卖猪
7月26日,湖南衡阳的正邦科技代养户刘兵决定卖猪。
刘兵告诉九派新闻,自己为正邦科技代养了两千多头猪,从5月底开始,饲料逐渐供应不上。“一车饲料15吨,大概就是吃个3天到3天半。他10天才来一车料,等于有6天到7天的时间,猪没有料吃。”
从6月初到7月底,刘兵自费购买了近40万元的饲料,眼下资金难以周转。“我就打算卖一车猪去买饲料,但我也知道我这是私自卖猪,也通知了他们(正邦科技)服务部的人。”
在刘兵展示给九派新闻的《养殖回收合同书》中提到:“经饲养而成长的肉猪,属于甲方财产。乙方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自行处置甲方财产。”
当地服务部的人在得知刘兵要卖猪后,以“猪属于公司财产”为由,堵在路上不让卖猪。刘兵要求对方提供一份加盖印章的文件,说明自己垫付了饲料费,对方表示拒绝。
“我卖公司的财产去喂公司的猪,难道我有错了吗?我现在已垫了钱进去了,我也不想这个猪再造成损失或者死亡。”刘兵说。
刘兵所面临的断料问题并非个例,最近一段时间,正邦科技被曝猪饲料断供。有网友发布视频显示,正邦科技代养户的猪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出现“猪吃猪”的现象。
据财联社报道, 广西南宁,四川江油、江西赣州、湖南湘潭等多地的正邦科技代养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断料问题,并且还面临结款难、退押金难等多重问题。
【1】断料意味着什么?
多位代养户向九派新闻提到“料肉比”的问题。
在刘兵提供的《养殖回收合同书》中,规定料肉比=饲料总消耗量/(肉猪上市总重-猪苗总重)。肉猪上市重在210-230斤(含)以内时,整体料肉比水平应控制在2.25-2.6的标准期间。
也就是说,代养户要保证,平均每头猪吃2.25至2.6斤饲料,可以长一斤肉。如果超过或不足,代养户都要交罚金。
刘兵说,自己的猪下个月就要出栏。饲料供应不正常后,本来一只猪一天要吃三斤饲料,现在只能吃三两。“你说猪会不会长肉?它还可能掉肉,还会造成很多生病的、死亡的。”
无奈之下,刘兵选择自己先垫钱购买饲料。
而湖北荆州的另一位正邦科技代养户王伟,在面临断料问题时则选择了“硬扛”。
王伟没有打算购买饲料或者选择卖猪,他告诉九派新闻,自己当时只能保证猪不被饿死,因为合同里规定猪是公司的财产,饲料也应该由公司提供。
在他看来“如果说你自己去处置这个猪,你要负一些法律的责任。但是它(正邦科技)也给你做不到一些服务。很矛盾,就等于它把这个难题抛给了代养户们。”
在无法正常供应饲料的两个月里,王伟每天精心计划着用量,保证让猪活下来。“把饲料一倒,那些猪抢的时候都要蹦起来了,就跟恶性竞争一样。这样喂肯定不好,不规律。”王伟说,“就不谈规律了,现在属于是生存的问题了,猪能活着就好。”
对代养户而言,断料之后自己不出资购买饲料的话,有可能因料肉比不符合标准被罚款或者所代养的猪生病、饿死。如果猪被饿死后,损失该由谁来负责,合同中并无明确规定。而自行垫付饲料费之后,也有可能遇到刘兵目前的问题:垫付的费用能要回来吗?
【2】断料之外,也有人面临结算难、退押金难等问题
断料之外,也有代养户面临结算难、退押金难的问题。
5月份,湖南郴州代养户李立给正邦科技代养的第三批猪出栏了。“等我出完以后,饲料供应就不能正常运转了,出现了很多断料的情况。还好我出的早。”
李立告诉九派新闻,按照合同规定,代养费应该在猪出栏后的15个工作日之内结清。直到现在,李立还没拿到代养费。由于当时签订的是电子合同,猪出栏以后,系统关闭,也无法登录了。
李立粗略算了自己的代养费:“平均三批猪是190块钱一头,养殖时间是165天,等于说一天是一块多钱,一头猪我还有电费、伙食费、人工,除掉这些开支,我一天只挣了600多块钱。但这也是比较理想的情况。”
也是考虑到上述成本问题,李立选择自己一个人管理养猪场的上千头猪,既当老板,又当员工。“你开三千块,别人不做,你开四五千就没意思了,就是个养护,只能挣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