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猪企扎堆转型做光伏,账上不到一个亿就敢说要投百亿?
中新经纬8月19日电 (邓芷若)今年光伏到底有多火?暴雷房企蓝光发展、卖玩具的沐邦高科、生产特种玻璃的金刚玻璃、还有养猪大户正邦科技等蜂拥光伏赛道,都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双碳”背景下,光伏行业迎来历史性机遇,已成为今年的热门赛道之一,多家企业纷纷瞄准机会入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企业“步子”迈得很大,这些企业与光伏行业毫无业务关联,在光伏强劲发展的背景下踏足光伏领域,在布局时更是动辄百亿的“大手笔”,誓要“优势互补、转型发展”,结果引来监管部门问询,它们到底是真转型还是在蹭热点呢?
五花八门企业扎堆光伏
“V观财报”查询天眼查发现,今年年初以来,截至8月18日,共有86469家新成立的经营光伏相关业务的公司,较去年同期增长45.4%。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拔地而起的新光伏公司中,有不少企业原来主营业务和光伏并不沾边,包括房地产、益智玩具、特种玻璃、农业企业等。
8月12日,蓝光发展与广东欧昊集团共同成立成都欧蓝光伏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
蓝光发展拟跨界光伏消息传出后,蓝光发展股票于8月15日、16日、17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对此,蓝光发展于8月16日晚间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其表示,成都欧蓝光伏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持股比例为30%。
蓝光集团官网显示,蓝光集团的核心主业是住宅地产和数字建造,从过往经历来看,蓝光集团未涉足过光伏领域。
此外,卖玩具的公司也三次宣布跨界光伏。沐邦高科8月17日公告,与鄂城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鄂城区人民政府园区内安排项目用地约500亩,建设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投资规模预计48亿元。这已经是沐邦高科的第三个跨界光伏项目。
今年7月21日和6月2日,沐邦高科分别发布公告称将建设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线和8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项目,两个项目投资总额至少52亿元,然而后者在8月17日被沐邦高科宣告夭折。
沐邦高科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要有益智玩具业务、教育业务、医疗器械业务三大模块。
除上述两家企业外,还有金刚玻璃和正邦科技也宣布了布局光伏。
6月16日,金刚玻璃公告披露,拟与欧昊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一家子公司,建设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总投资约41.91亿元。消息一出,金刚玻璃股价应声而涨,Wind显示,自6月17日至28日,累计涨幅达81.94%。
6月17日,正邦科技公告称与国家电投浙江分公司签订《“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协议书》。双方加快布局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400亿元左右。
业绩暴雷
账面资金远低于投资额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扎堆光伏的跨界企业不少是自身业绩不佳,账面资金不多,还对项目出手阔绰,企图借钱弥补资金缺口。
8月16日,蓝光发展发布股票交易异动公告,公告称,成都欧蓝光伏有限公司为近期注册,尚未实缴,目前相关资源及技术人员尚未配备,尚无合作项目,后续存在着不确定性。
此外,”V观财报”注意到,蓝光发展不仅业绩巨亏,而且债台高筑。蓝光发展2022年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期内出现亏损,净利润为-46亿元左右,预计经营亏损约19亿元,公司解释,主要系经营亏损、减值计提影响。此外,公告显示,截止2022年6月30日,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387.75亿元。
蓝光发展的债务危机从2021年就开始了。年报显示,蓝光发展2021年营业收入为20.12亿元,同比减少53.17%,净利润为-13.843亿元,同比减少518.92%,2022年4月22日,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328.22亿。此后,蓝光发展为自救开始了“断臂求生”模式。
公告显示,自2021年以来,蓝光发展先后出售旗下蓝光嘉宝服务64.62%股权、重庆炀玖100%股权以自救。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月,控股股东蓝光集团又将手中优质资产“蓝光矿泉水”100%股权转手他人,“V观财报”在天眼查上查询得知,目前四川蓝光矿泉水有限公司的实控人是华神科技。7月22日,蓝光发展公告称,蓝光集团所持公司的1.55亿股股票将被司法拍卖,拍卖日期为2022年8月22日,拍卖股份占其所持股票的14.67%,占公司总股本的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