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妇女不许上祭坛?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只是“友情提示”,不强制要求

(观察者网讯)7月30日,有网友爆料,内蒙古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下称“成陵景区”)导游称,园区内的苏勒德祭坛不允许女性游客登上二层,引发热议。当天下午,景区工作人员向观察者网证实了这一说法,表示此系蒙古族习俗,但强调景区只是“友情提示”,不存在强制要求。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内苏勒德祭坛。图片来源:爆料网友 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30日中午,有网友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在成陵景区游览时,自己的景区导游告知,女性游客是不被允许登上苏勒德祭坛二层的。该网友称,自己“不信邪”还是登上了祭坛二层,也没有人阻止,但其他女游客因此都“知难而退”,没有继续游览。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网友随即抓录另外一队游客的导游的讲解求证。在网友放出的一段视频中,该导游也讲解了类似内容,并称原因是“有阴阳相克之说”。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网友爆料截图 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爆料网友指出,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关键词可以发现,以往有不少网友反映过类似经历,证明“这并非个别导游问题”。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观察者网查询成陵景区大众点评发现,去年11月8日的一条网友点评内容中,还记录了祭坛下的一块“温馨提示”牌:“蒙古族传统礼俗中妇女不上苏勒德祭坛拜谒,认为对其身体不利,望广大女性游客周知自便!”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30日下午,观察者网通过电话联系到成陵景区负责旅游咨询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证实了网友反映情况,但强调景区没有对女性游客进行强制规范,以往也存在女性游客独自参观,没看提示就登上祭坛的情况,管理人员也不会刻意把其带下来。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该女性工作人员还表示,自己本身就是蒙古族,也是守陵人的后代,本族人都清楚这一礼俗,每年祭祀女性通常都不会上去。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分管景区讲解的成陵旅游区管委会下属国企成陵文旅赵经理对观察者网指出,“妇女不上祭坛”属于蒙古族保留习俗,所有导游上岗前都会接受数日封闭培训,要求其掌握相关文化知识。她还表示,自己作为汉族,也会尊重蒙古族的习惯,不登祭坛。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成陵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成吉思汗陵发布”介绍,“苏勒德”是蒙古语,意思是“徽标”,是蒙古民族古代的旗帜。依据它的形状,汉语称“神矛”或“纛”。成吉思汗时期的哈日苏勒德(黑纛)、查干苏勒德(白旗)、阿拉格苏勒德(花纛),被称之为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三面旗徽。哈日苏勒德是成吉思汗的战神的标志,由一柄主苏勒德和四柄陪苏勒德组成,因而亦称“四斿哈日苏勒德”、“镇远哈日苏勒德”。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悉,哈日苏勒德祭祀在蒙古族群众中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是成吉思汗陵祭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大祭”之外,一年四季还要举行数十次祭祀,既是为了歌颂成吉思汗和苏勒德的赫赫战功,也是寓意人民的生活吉祥、平安和风调雨顺。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值得注意的是,翻阅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往发布的照片可以发现,祭坛二层的祭祀人群中曾出现过女性的身影。对此,赵经理表示自己不清楚具体情况,但这可能是游客的个人行为,景区不会阻拦。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并非近期首例由“民俗传统”引发的性别歧视争议。今年6月初,广东佛山九江镇一女子在河边看到停泊的龙舟船,上船拍摄视频后上传至短视频平台,随后遭遇网暴。有网友称,“你很脏不能坐龙船”,“女人不能上龙舟,请尊重当地习俗文化”。 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这不是传统而是封建陋习,应该被摒弃淘汰。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于争议,当地龙舟协会法人代表对媒体解释称,当地的龙舟有很多种类,其中一种是传统龙舟,有妇女不能登船的传统习俗,另一种是比赛中常见到的标准龙舟,对男性女性没有限制。该人士表示,当地将会加大宣传,避免外地女游客未经龙舟主人允许,误上传统龙舟去拍照留念。lNF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 蒙古族有哪些风俗?蒙古族的禁忌
  • 蒙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蒙古族的习俗
  •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蒙古族的风俗和特点详细介绍)
  • 那达慕是哪个民族的节日(蒙古族的节日传统节日是什么)
  • 和马有关的俗语,马的传统文化
  • 跟随老韩走遍中国,内蒙古之一
  • 唱响美妙民歌唱出大美中国
  • 乌兰“托娅变图雅”,这场“狸猫换太子”的好戏,12年后落
  • 中国唯一向西流的河,全年禁止捕鱼打捞,因河底藏有天然“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