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生活妙招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蒙古族的风俗和特点详细介绍)

常驻编辑 生活妙招 2022-01-15 蒙古族   详细介绍   少数民族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居住着蒙古、汉、满、回、达幹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锡伯等民族。各民族由于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通常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行旅、礼仪、节日、婚姻、丧弄、禁忌、信仰、祭祀、工艺、美术、娱乐、故事、传说、神话、歌谣、谚语、谜语、结社、游宴等社会生活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体现了一定的民族形式、民族特点,成为区别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又经过世世代代的沿袭而流传下来的。既有一定的继承性,又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风俗习惯也具有一定的变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尤其社会制度的变革,对风俗习惯的变异有更大的影响。某些不利于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影响群众心身健康的陈规陋俗,经过移风易俗,自然被淘汰。有的旧习俗经过演变而赋予某些新的内容,或更换某些新的形式,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继续保留下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使是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各地也有所不同。内蒙古东西部蒙古族习俗有差异,农区与牧区的婚礼形式不同,鄂尔多斯婚礼舞与布里亚特婚礼舞也不相同。总之,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习惯,都是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的一种反映。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民族特点相结合,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原则,主张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教育各民族干部、群众互相尊重风俗习惯,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并把这项工作纳入自治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以促进内蒙古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蒙古族的民俗。首先从衣食住行开始。uHO拜客生活常识网

蒙古族民俗(一)——衣食住行

uH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衣。uHO拜客生活常识网

蒙古袍:蒙古族人民为适应牧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而创制的一种古老传统服装。衣领、衣襟、袖口,皆有艳色的镶边。衣扣多用黑绦子绣制,或缀以特制的黄铜扣子。从右方开襟,左方多不开叉。男式长袍一般用深蓝色、海蓝色或天蓝色的衣料制作;女式长袍多用红色、绿色或黄色的绸缎类制成。蒙古袍按季节还分为单袍、夹袍、棉袍和皮袍。年轻的牧人穿上长袍和马靴,紧扎腰带,显得魁梧、剽悍;姑娘穿上蒙古袍,腰间系红绿绸带,能衬托出苗条身躯和青春之美。uHO拜客生活常识网

蒙古族民俗(一)——衣食住行

uHO拜客生活常识网

蒙古靴子: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分布靴、皮靴和毡靴3种。布靴用高级布料或大绒制作,靴头和靴筒上往往以金丝线绣花。图案新颖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皮靴通常用牛皮制作,有旧式和新式两种,旧式皮靴用涩面香牛皮制作,其样式古老,靴头粗笨,靴尖上翘,靴筒约1尺多高,筒口宽大,呈马蹄形,靴底较厚,为多层底,状如船形;新式皮靴用光面牛皮制作,俗称马靴。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俗称毡圪达。牧民在冰天雪地里劳动、行走或骑马,只有穿上毡圪达,方可度过严寒。蒙古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牧区的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蹬;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小阻力,又能防寒防蛇。uHO拜客生活常识网

蒙古族民俗(一)——衣食住行

uHO拜客生活常识网

uHO拜客生活常识网

蒙古族民俗(一)——衣食住行

相关阅读:

  •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 蒙古族有哪些风俗?蒙古族的禁忌
  • 蒙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蒙古族的习俗
  • 那达慕是哪个民族的节日(蒙古族的节日传统节日是什么)
  • 和马有关的俗语,马的传统文化
  • 跟随老韩走遍中国,内蒙古之一
  • 唱响美妙民歌唱出大美中国
  • 乌兰“托娅变图雅”,这场“狸猫换太子”的好戏,12年后落
  • 妇女不许上祭坛?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只是“友情提示”,不
  • 中国唯一向西流的河,全年禁止捕鱼打捞,因河底藏有天然“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