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价格战再抬头:电商件市场整体缩水,头部快递公司争抢存量市场
龚福照对此表示,今年4月份快递单月件量下降,创下了自2007年有数据以来最大跌幅,“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而从快递企业的角度来看,几大头部公司的日单量排位赛日益激烈,眼下正是抢占市场的关键时刻。
根据各公司上半年提供的数据,今年6月份,申通日订单量达到了4000万票,韵达5400万票,圆通5200万票,顺丰3400万票。而行业内流传的信息显示,合并百世之后极兔的日均订单量已经达到了4000万票,中通则有7700万票。
据此推算,顺丰、中通、申通、韵达、圆通、极兔这6家公司几乎拿下了全国将近9成的份额。
目前看来,申通似乎比较被动。不过,申通近日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2022年,公司将继续加强在转运中心建设、自动化设备及干线车辆方面的投入,助力公司年底实现常态吞吐产能突破5000万件/日。
一方面是“蛋糕”缩水,一方面是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战似乎是无可避免的选择。
今年的价格战会有多狠?
根据双壹咨询《快递价格指数》,今年二季度,北京、四川、杭州、陕西快递价格降幅较大;广州深圳、金华等传统产粮城市降幅相对较小,但这些城市本来就属于快递行业价格洼地,电商件价格在跌破2元的基础上再次放价,价格战信号尤为明显。
双壹咨询发布的《快递价格指数》指出,部分产粮区城市在本就低价的基础上再次压低价格,价格战信号尤为明显。
界面新闻统计1-6月韵达、申通、圆通三家通达系快递公司发布的月度数据,也发现快递单票价格再次出现持续下降趋势。
以申通为例,尽管6月有“618”大促,一定程度上拉高了价格,但6月份单票价格仍比1月份低了8分钱。
从三家通达系快递公司发布的1-6月月度数据可以发现,上半年快递单票价格确有下滑的趋势。制图:界面新闻白帆
位于北京的一位申通网点老板对界面新闻证实,近期北京的快递市场的确出现了降价的情况。不过,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这几个月处于“618”和“双十一”之间,属于行业淡季,网点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政策。等到了双十一、双十二,价格会再涨个几毛。
这位老板分析,物流行业成本中最贵的就是人工费和油费,订单量保持在一定水平,网点才能实现较好的人均效能表现,如果订单量跌下平衡线,人均效能就会明显下降。因此,在订单量不足的时候,网点就会选择降价。
龚福照将今年价格战抬头的原因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快递公司为消化逐年增长的产能,不得不降低价格来扩大单量;二是每年七八月是快递行业传统淡季,在业务量增速整体放缓的情况下,快递公司通过价格战来抢占存量市场;三是极兔速递日均单量突破4000万,排名靠前的快递公司不能坐视单量流失。
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中通、圆通等多家快递公司已经在快递涨价期间获得了更多业绩红利,拼服务、拼时效的商业逻辑愈发凸显。
龚福照也表示,快递行业走到现在,更需要高质量的发展,单纯的降价并不一定能换来更多的业务量。而且,一旦出现局部疫情,快递发不出去,揽件多反而影响公司口碑,快递企业也要考虑这种可能。
“现在大家打价格战的思维已经发生变化,比如中通、圆通是要保价,其他公司也是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降价,所以相比2019年、2020年,今年的价格竞争会温和很多。”龚福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