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与电竞直接相关的只占全部课程的一部分。该专业开设了包括电竞概论等基础理论课,也有赛事导播、赛事运营、游戏数据分析等实践课。电竞之外,学生还需学习数学、游戏技术、美术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等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高数线代、C语言、3DMax、数字图像制作、音视频剪辑。
有从业者指出,电竞产业本身是一条特别长的产业链,可以分上游、中游、下游。很多人只对产业下游有明确认知,比如电竞选手、俱乐部、教练、主播、解说等,因为这些是直接面向受众的。
而从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公布的数据来看,首批“电竞专业”毕业生虽然并未去做职业电竞选手或赛事解说等职业,但至少有一半要就职于电竞产业链中的相关岗位。
观点
90后:
虽不断获正名
但仍要理性选择
近年来,各类国内、国外的电竞赛事频登热搜,2023年,电竞还将正式以“体育赛事”的崭新面貌“登陆”杭州亚运会。作为一个新专业,电竞专业近两年在越来越多高校开设,受到不少考生追捧。可以说,随着职业与标准化的到来,电竞行业获得社会认可,专业人才培养以及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算是跑通了。
不过,笔者同样认为,行业虽在风口,电竞也在近几年不断获正名,但不管是高校还是学生都切忌盲目追风。比如高校在开设相关专业时,要以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在专业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而对于热爱游戏的年轻人来说,在电竞热面前也要保持理性和清醒,不要抱着只为了痛快打游戏的心思选择电竞作为职业。在电竞产业中,电竞运动员无疑属于站在行业前台的明星,但他们不过是少数,更多的岗位其实与打游戏并无直接关联。在尝试将爱好发展成职业时,首先要了解电竞产业的完整链条,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是否适合将此作为职业,毕竟将爱好变成职业要求是很高的。
笔者也建议有志于电竞行业的年轻人培养理性择业观,根据自身的天赋和爱好综合判断,防止一时冲动而盲目选择。可以自信,可以热爱,但不能把“爱好打游戏”等同于拥有高能力的电竞水平。
记者 陈宁
70后:
充分预估
求学求职中的风险
投身电竞这个新兴领域,充满未知,年轻人必须有承担风险的准备。
例如在求职方面,国内一所高校的首届电竞专业毕业生表示,虽然学了一些电竞运营方面专业课,但刚刚毕业的学生,电竞俱乐部是不太会要的,他们宁愿要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青年朋友往往以为这是个教你“怎么玩”的专业,结果课程中高数是必修课,还要学各种编程、建模相关的课程,难度不小。
我们说,任何一个新兴的领域,危和机总是同样的大。但成功总会属于那样一种人:深耕、坚持。
记者 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