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重安保轻民生 日本新内阁隐患重重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0日对内阁和自民党领导层进行“闪电式”人事改组。分析人士指出,岸田在此次人事改组中重用前首相安倍晋三曾经领导的右翼保守势力,并在记者会上宣示对外强硬政策,表现出明显的“重安保、轻民生”姿态。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而,新内阁刚亮相,就被曝出有多名新阁僚与问题宗教团体统一教有种种交集。同时,新冠疫情、经济复苏等诸多挑战依然严峻,岸田新内阁可谓隐患重重。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重用安倍势力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自民党在7月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后,日本政坛和媒体原本猜测,岸田将按惯例在9月改组内阁和自民党领导层。但8月5日,岸田突然决定当月完成人事改组。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8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日本东京首相官邸召开新闻发布会。新华社发(罗德里戈·雷耶斯·马林摄)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这次人事安排看,岸田维持了政权“骨架”,保留了一些关键职位人选,包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外务大臣林芳正、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干事长茂木敏充等。但总体而言,这次人事调整的幅度相当大,除岸田以外的19名阁僚中仅5人留任,5人曾担任过阁僚,其余9人均为首次入阁。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此次内阁和自民党领导层人选的派阀出身看,自民党内7个派阀和议员团体以及无派阀议员均有涉及。日本媒体认为,岸田考虑了党内平衡,试图调动自民党内多方力量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难题。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岸田领导的岸田派仅为自民党内第四大派阀,此前一直联合党内第二的茂木派和第三的麻生派制衡党内最大派阀安倍派,而安倍派在安倍晋三7月初遇袭身亡后变得群龙无首,因此岸田在此次人事改组中如何对待安倍派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结果,4名安倍派成员进入新内阁,与麻生派并列最多。新任经济安保担当大臣高市早苗虽无派阀,但曾得到安倍大力支持。前任防卫大臣、安倍的弟弟岸信夫虽然没有留在内阁,但岸田任命其为负责安保的首相辅佐官。安倍的另一心腹萩生田光一则由经济产业大臣转任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分析人士认为,从上述人事安排看,岸田急于拉拢安抚安倍派势力,避免其妨碍自己长期执政。但这将使安倍派势力在内阁和自民党内拥有重要话语权,岸田施政将继续受到安倍路线制约。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重安保轻民生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岸田不仅重用右翼保守的安倍势力,其在组阁后记者会上的政策宣示也充满“鹰派”色彩。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岸田将新内阁定性为能应对“有事”态势、坚决执行政策的内阁。而日语中“有事”一词在政治语境下一般指与战争和武装冲突有关的危机。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2015年10月18日,在日本神奈川县的相模湾,日本海上自卫队舰只编队航行。新华社记者马平摄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记者会上,岸田选择首先介绍新任防卫大臣浜田靖一,并称从根本上强化防卫力是新内阁年内的最重要课题;紧接着又介绍经济安保担当大臣高市早苗,称新内阁将推进落实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而该法的实质就是追随美国将经济、贸易和产业政策地缘政治化。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岸田此前曾表示,将在年底前完成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计划大纲》《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三大安保文件的修改,探讨包括对敌“反击能力”在内的所有可能选项。自民党也已向政府提出5年内将日本防卫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1%左右提高至2%。在此次记者会上,岸田强调,将从内容、预算、财源等方面推动强化防卫能力建设。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岸田也继续宣扬其所谓“新资本主义”施政理念,但从其相关阁僚人选和政策宣示看,岸田新内阁“重安保、轻民生”的姿态明显,且在安保理念方面沾染了不少美国式的冷战思维。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难免左支右绌LEv拜客生活常识网

8月初以来,日本多个民调结果显示岸田内阁支持率急剧下滑,原因包括民众对岸田政府决定为安倍举行“国葬”的反对、对执政党与统一教关系的质疑、对政府应对物价高涨和防控新冠疫情不力的不满等。

相关阅读:

  • 为何说中美防长当面吵强过背后吵?专家:对减少误判很具现
  • 专家:安倍去世是对日本保守势力重大打击,岸田或将少受羁
  • 布林肯访日吊唁安倍,不忘推销“印太战略”给岸田文雄释
  • 日媒:岸田决定10日改组内阁,计划撤换防卫大臣岸信夫
  • 岸田内阁改组“安倍派”去留成焦点:安倍胞弟、心腹或被
  • 岸田文雄再次改组内阁,白改?
  • 日媒: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感染新冠
  • 首相也确诊,日本第七波疫情有多猛?
  • “安倍国葬”引发的社会和政治裂痕如何弥合?岸田将面临
  • 政治遗产是好是坏,社会分裂能否弥合?安倍国葬给岸田留下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