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Kinki
编辑丨坚果
连续三年,雷军的年度演讲如期而至。
有别于往年关于创业和产品情怀的主题,雷军今年的演讲主题更为感性,并在预热视频中加入了与年轻人的问答对话。
比如大家提问当你陷入低谷时怎么办?雷军表示自己也会蹦迪、泡吧、玩游戏;还有人提问有没有想“躺平”的时候?雷军也表示,如果实在撑不住,躺一躺也不丢人。
但抛去演讲的外壳,整场活动的内核还是要为小米的新品造势,2020年发布了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与Redmi K30至尊纪念版,2021年发布了MIX 4、小米平板 5等产品,今年则有小米MIX Fold 2、Redmi K50至尊版等新款机型排队亮相。
尽管创始人演讲的方式很能抓住眼球,也更能吸引路人缘,但对于小米来说,雷军演讲的这三年,对于小米手机主业所产生的带动作用,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大。
1
感性源于现实
从自信满满的2020年演讲主题“相信自己,一往无前”,到侃侃而谈的2021年演讲主题“我的梦想,我的选择”,雷军今年“穿越人生低谷”的演讲主题似乎瞬间拉近了他与网民的距离,毕竟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中,不少人也在经历着人生低谷,对小米来说,可能感同身受。
回看雷军过去两年的演讲内容,每一年似乎都跟小米的经营状态有着密切关联,比如雷军在2020年的演讲中提到,要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
正是在这一年的2月,小米正式推出10系列手机,开启了高端化之路,而雷军为此也承受了不少压力,毕竟,要撕掉小米一直以来的“性价比”标签并不容易,为此,雷军还曾在演讲中提到,没有任何成功是不冒风险的,直面风险,豁出去干。
而在去年8月雷军的第二次主题演讲中,雷军则不断释放自己的创业情怀,更表示“不要在乎别人的冷嘲热讽,相信你选择的最重要的事”。此时,小米的手机销量首超苹果,拿下了全球第三的佳绩,但是,小米股价也经历了持续大半年的连续下跌。
尽管雷军在主题演讲中喊出“三年拿下全球第一”的口号,但资本市场却似乎没有给他投上一票。接下来,小米股价仍持续下跌,截止撰稿日为11.48港元,回到了2018年的股价水平,和巅峰时期相比,腰斩了一半以上。
小米股价的持续下跌,虽然受到了中概股暴跌以及互联网泡沫挤出等因素的影响,但从本质来看,资本市场是否看好其站稳高端市场也很关键,目前来看,小米并没有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
首先是营收和利润的下滑,5月19日,小米发布了今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营收733.52亿元,同比下滑4.6%;期内亏损5.3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77.89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28.5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2.9%。
受到疫情、经济下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小米营收下降并不算意料之外,但净利润出现腰斩,则让市场开始质疑小米的“高端化战略”到底是否奏效,甚至是不是发挥了反作用。
在这一策略下,小米的手机销量进一步下降,且净利润率也并没有提高,反而从去年的7.9%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9%。
据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出货量约为1100万台,同比下降18.4%。在市场份额方面,小米已经以14.9%的占比滑落至国内第五名,而荣耀则大举跃进至第二名。
除了销量下降之外,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也没有出现大幅提升,一季度期内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平均售价(ASP)为1189元,虽然同比略涨,但这一价位要对标苹果和荣耀,还要拿下高端手机销量第一,则几乎不可能。
这样的背景下,“小米重回低谷” 的质疑也渐渐增多,对雷军来说,今年的演讲主题定为“穿越人生低谷”,或许也是对外界的一种回应。
2
低谷中反复横跳
事实上,小米一路走来,所经历的潮起潮落并不少,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小米在2015-2017年所经历的低谷期。2015年开始,小米手机的销量开始下滑,2016年,小米的出货量更首次出现倒退,只有5541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