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有义务向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普及高温防护知识,设立休息场所,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等防暑降温措施。
然而,样本中,鲜少有用人主体做到这些,在明确提及防暑降温措施的62例案件中,就有43例法院认定用人主体未提供防暑降温措施,其余只做到部分措施,最常见的也仅仅是提供饮品。
8月12日,中央气象局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这是高温预警的最高级别,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未来两周南方高温天气仍将继续,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高温不断,劳动者的权益该如何保障?
参考资料:
丁香医生—《热射病不是普通中暑!近日致死多人,如何预防?》,https://mp.weixin.qq.com/s/TwFuG8Kh2AwVWlxidKTY2w
澎湃美数课—《死亡率高达70%的热射病,谁最容易中招?》,https://mp.weixin.qq.com/s/8BzrqvCkxidTN7H_oIodsA
中国慈善家杂志—《工作中患上热射病,能申请工伤吗?》,https://mp.weixin.qq.com/s/orbKof8Ve_Kv4MWkqSZ37w
中央气象局—《中央气象局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208/t20220812_5032214.html
新华社—《专家分析近期高温天气四大焦点》,https://mp.weixin.qq.com/s/sa4t31iCh0NROpu1H2jK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