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高温天气下用电需求持续走高,电煤供应保障面临较大压力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8月16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8月份新闻发布会。
会上介绍,今年入夏以来,受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经济恢复增长等因素影响,全国用电需求持续走高;同时,由于来水偏枯,水电出力不足,导致电煤供应保障持续面临较大压力。
8月1日至14日,全国统调电厂日均耗煤81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其中,8月3日耗煤849万吨,创历史新高。针对今年夏季用煤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务院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指导督促有关地方和企业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产量,全力做好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着力加强运输保障,推动电煤供应保障取得积极成效。
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增长11%;7月份以来,全国煤炭日均调度产量处于1240万吨左右的较高水平;近期,统调电厂存煤最高达到1.75亿吨,同比增加7400万吨;目前,电煤中长期合同总体已实现全覆盖。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进一步压实地方和企业能源保供主体责任,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产量,着力做好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确保能源电力供应安全。
一是加强督促落实,各产煤省区已签订煤炭安全保供责任书,我们将指导督促落实煤炭生产和电煤供应等任务。二是加快产能核准、核增等手续办理,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先进产能加快释放。三是狠抓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适时组织开展履约核查,常态化开展不履约案例归集核查工作,确保合同履约到位。四是加强电煤中长期合同运输保障,优化调度组织,最大限度发挥铁路运输效率,尽可能多地保障电煤运输。
发布会其他要点:
如何帮助受疫情冲击的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司司长袁达:受国际形势深刻复杂演变、国内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今年以来中小微企业面临的风险挑战有所增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出台并推动实施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
一是加强形势研判,优化政策供给。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态势,聚焦共性问题和普遍诉求,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等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和健康发展。
二是强化统筹协调,推动政策落实。切实发挥好牵头部门职能作用,指导协调推动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出台各领域政策举措。针对工业企业普遍面临的困难,及时细化实化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用地用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体措施,加快推动政策落地见效。针对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制定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细分领域支持措施,推动留抵退税、社保费缓缴、房租减免等政策加力提效。
三是紧盯堵点卡点,推动复工达产。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态势的调度分析,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有关政策实施方案,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协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复工达产,努力保持制造业企业和工业园区生产经营秩序,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各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从上半年数据和近期调度情况看,中小微企业获得感持续增强,96.3万户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减免房租383亿元,1280.3万户服务业市场主体获减免社保费669.2亿元。工业企业经营有所改善,6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同比增长0.8%。服务业企业信心逐步恢复,7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同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强化政策预研储备,为稳定经济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司司长袁达:将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继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外资促进服务,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