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钱”鼓励三孩:黑龙江小城政策上线1月,11个家庭符合条件
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推出鼓励生育配套政策的地方增加,信号相当明显。
湖北省咸宁于2018年将二孩产假延长至6个月,相关鼓励措施还包括:符合政策二孩就读幼儿园可减免保教费,二孩家庭购房享受补贴,并放宽公积金购房贷款和提取等。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面二孩政策实施4年之后,全国生育水平和出生人口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提升。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预测的数字少了五百余万,2019年人口出生率为10.48‰,为1949年以来最低。
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全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孩”效应逐步减弱。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决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三孩政策落地后,北京、河北、浙江、河南、山东、湖南、重庆等地进一步出台了鼓励生育的配套措施,政策主要分为兴建普惠性托育机构、购房优惠两个方面。
重庆提出,到2025年,全市支持建设普惠托位不少于1万个,浙江省嘉兴市户籍的二孩、三孩家庭购买新建商品房,分别最高可得5万元、10万元的购房补贴。
而直接给产妇家庭“发钱”的措施更为激进。
温州龙湾:酝酿个税差异化政策
进入2022年,用“发钱”来鼓励生育的地方越来越多。
先是陕西凤县于6月在省内率先出台方案,规定从2022年6月1日起,凡凤县户籍常住产妇生育二孩、三孩的,且新生儿已在凤县进行户口登记的,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奖励。
接着,2022年8月,长沙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依法生育3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1万元;对依法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等。
长沙市卫健委工作人员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强调,政策只针对文件发布后出生的。此外,再婚家庭只有再婚后共同生育的三孩及以上才能享受政策。
目前,温州市龙湾区也正在研究“生娃发钱”文件。据媒体报道,温州市龙湾区卫生健康局在答复该区政协委员的函中称,龙湾区正在制定《龙湾区加快建设育儿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龙湾区计划出台育儿补贴发放规范性文件,对符合条件的二孩、三孩户籍家庭发放育儿补贴,二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三孩每月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3周岁。
相比只“发钱”的做法,龙湾区还表示要积极探索二孩、三孩家庭个税差异化政策,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这份答复函虽然仍在政府网页列表中,但已无法点击查看详情。龙湾区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方案尚未对社会公布,“仍在谋划阶段,具体出台日期、具体金额、申领资格和方法并未确定,也不一定最终通过方案”。
不过,根据2022年4月公布的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温州市2022年的8项重点工作中包括,“营造育儿友好环境,推动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落实落地”。
南方周末记者 翟星理 南方周末实习生 邱雨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