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公募发声!衰退只是时间问题,美联储仍将大举收紧货币政策
我们认为中国和发达经济体的周期政策这种差异性,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宝贵潜在的多元化的机会。大多数发达国家银行政策趋紧是较为集中的,持有发达市场股票和债券的投资组合经历了大幅下跌,这是讲上半年。投资中国市场这个环节能够给全球投资组合带来更好的分散性。
中国市场资产回报率高于海外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投资者还有必要投资海外资产吗?这些长期的市场预测本质就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正因为这些不确定性也突出了构建投资组合的必要性。投资组合构建就是为了平衡预期回报不确定性和那些盈利投资的机会。可以让投资者享受投资中唯一的免费午餐,就是分散化的好处。
总而言之,中国股市的预期回报率更高,我们认为中国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在投资组合中提高相应的权重配置,尤其是国内投资者不存在汇率波动的影响,而对全球的广泛的多元化效率配置而言,我们认为全球资产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问题3: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年CPI上涨维持在3%的目标是否有可能实现?
王黔:CPI下半年在中国是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年底个别单月指数的确是有可能达到3%,但是从全年来看CPI应该是能够保持在2.5%以下,下半年CPI上涨主要原因还是结构性的,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当然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国内消费会逐渐复苏,服务和消费品的价格也会有所反弹,这个在我们看来也是比较温和的。
总体来看,我们并不是非常担忧通胀的压力,核心通胀压力仍然比较温和,因此对货币政策的掣肘是有限的,相反我们认为目前,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的因素更多还是来自于对金融稳定风险的考虑,我们也不希望大水漫灌,以及也来自于海外货币政策紧缩这么一个掣肘。
问题4:面对全球市场波动,投资者应该采取怎样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针对美股市场股债双杀的情况,如何看待投资者涌向流动性另类基金?
徐飞:首先我需要强调的是投资者无须受市场短期波动左右,我想请大家记住,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一致,严谨有效的战略投资配置模型,本身就应该纳入过去类似甚至下跌更大的历史数据。将多元化资源配置坚持到底这是我们先锋领航这边经常说的一句话“坚持到底”,应该是大多数投资者默认选择。而不确定性的升高确实要求我们对风险管理以及投资组合更广泛的多元化配置给予更多关注。我们相信对很多投资者来说以不变应万变是很好的策略。
2022年上半年美国股市跌破20%,债券跌破10%,尽管这种股债双双低迷让很多投资者感到不安但也有好的一面,较低市场估值意味着未来更高的预期回报。对长期投资者尤其是对资产积累阶段投资者来讲,以当今较低价格购买债券和资产也不是一件坏事,话虽如此这种罕见的股债双跌将促使投资者在非传统投资领域和策略中寻求避险,这是非常正常一种行为。我们可以分享一些对于流动性另类配置的观点,首先就是要考虑到流动性另类基金,第一个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想通过这个解决什么问题?你想要绝对回报、投资多样化、或尾部风险降低这些问题,目的不一样你需要选择基金就不一样。对于我们部门来讲,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认为发达市场的固定收益率太低了,削弱了自身预期回报限制了吸收增长冲击的能力,尤其是如果通胀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基于这个目标我们减持了发达市场债券,增持了流动性另类投资,就希望这些投资能带来合理的回报,而且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这些投资与股票和债券的相关性非常低。
问题5:全球经济和市场前景都比较低迷,有没有什么好消息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希望?
王黔:我想大家还是要看到希望所在,希望是什么?就是我们其实认为不仅仅是由于上半年资产价格下跌导致资产回报上升,但是长期来看我们也仍然能看到资产回报上升的动力,回望过去资产类别预期回报率偏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非常低的中性利率。
中性利率是指符合充分就业、趋势增长和价格稳定的利率水平,较低的中性利率就意味着市场中间无风险利率很低,它也就拉低了所有风险资产预期收益。包括在美国由于不利的人口结构和较低的生产率,中性利率从全球金融危机之前2%下降到,从实际来说是,实际利率是从金融危机之前2%下降到现在0.5%,这个趋势在全球各地都是普遍如此,在我们看来未来中性利率是有希望提高的,像我们现在很多人在抱怨劳动力紧张,工资的高增长,尤其是公司在抱怨,但是这样的高压力经济可以吸引更多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也迫使企业进行更多的投资,这都会导致资本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还有包括现在各国如火如荼在进行绿色投资,这都有助于提高资本价格,降低过剩储蓄,从而最终提高经济和市场中间的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