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今年为何极端炎热?这是未来10年最凉爽的一年吗?专家辟谣

城市温度为什么这么高?大城市未来如何应对高温天气?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魏科:这是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中大量的人工发热、高反射率玻璃、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城市中心比郊区温度高,如同地上凸起的一个热岛。城市热岛效应会改变当地天气条件,降水水平、云量、雾的存在、湿度水平和风型等都会受到影响。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至于大城市未来如何应对高温天气,需要做到以下三点: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城市建设中心地区,基本是水泥地、柏油路,这类结构升温速度快,影响城市的宜居性。未来我们可以做好城市建设规划方面的工作,如投入使用高反射率油漆,把城市核心区域的温度降低下来。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2、在每年高温时间内政府和社会可以采取应急措施。例如我们可以在城市里面开辟一些“冷中心”在高温天气来袭时,能够把这些公共设施开放给大家尤其是户外工作者使用。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3、通过立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高温红色预警和橙色预警期间要有相应保护措施。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题六】极端高温与地球自转加速变快有关系吗?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魏科:无关。首先,地球自转加速可能是个伪命题。地球的自转速度是稳定的,虽然自转速度有时候会有一些变化,变快或者变慢,但是这不在我们可察觉的范围之内,不靠高精度的仪器,我们无法察觉到这种变化。从历史来看,地球的自转速度出现过变化,也就是说过去几十亿年里面,地球的速度是在逐渐变慢的。以前转一天不需要24小时,现在需要24小时。至于全球变暖则跟地球自转速度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全球变暖主要还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造成的。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全球变暖可能会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因为全球变暖之后,格陵兰岛和北极的冰雪融化,流到海洋里面去,会损失了一部分的质量,这时地球的转动会有一点调整,不过只有一点点的调整。除此之外,地球的自转速度还会受地震、洋流活动等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只是影响地球自转速度的一个很小的因子。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题七】极端高温是太阳的活动高峰期导致的吗?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魏科:不是。我们现在有新观测记录以来的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期,是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的,在这个周期里太阳的黑子数量慢慢地增长上来,然后过一段时间又慢慢降下去。很多人认为太阳的活动周期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但实际上太阳活动高峰期内,太阳的高度变化非常小,不足以影响气候。所以这不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气候变化的原因。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图源:视觉中国) 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题八】7月末,一股热浪袭击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维利亚,致使当地气温升高至43.3℃以上,这股热浪被命名为“佐伊”,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命名的热浪。对热浪进行命名有什么难点?热浪预报准确度如何?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魏科:西班牙塞维利亚命名系统是试行的命名系统,还很不成熟。目前虽然有许多城市都有类似计划推出,例如雅典、洛杉矶、堪萨斯城等,但给热浪命名存在很多难点,很难像命名台风一样去命名热浪。首先,热浪不同于台风有活动中心、轨迹和路径,热浪的中心很难找到。其次,同一场热浪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会有温度变化,如何界定不同城市的判断标准存在困难。所以,热浪命名很难制定可行的规范化标准。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过,给热浪命名具有警示意义,能够提醒当地居民注意防暑安全。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题九】南方持续高温,因热射病身亡事故也逐渐增多。极端天气对人的身体有何影响?人体耐受温度的极限值是多少?高温之下人们需要注意什么?6bQ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权威科学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77 种人类致病性疾病可能会因人类持续排放温室气体(GHG)而引发的一系列广泛气候灾害而加重,其中就包括 58% 有记录以来已知影响人类的传染病。极端气候导致温度的陡升、陡降对人体免疫力是一个考验。免疫力低下的人可能适应不了天气的变化。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他们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比较差,更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方面疾病的发生。

相关阅读:

  • 中央气象台:南方雨水增多增强 入汛最强降雨蓄势待发
  • 中央气象台:北方多地气温下滑 南方多地局地有暴雨
  • 中央气象台:北方多地气温下滑,南方雨势增强
  • 中央气象台与粤港澳气象部门会商应对强降水天气
  • 中央气象台今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中央气象台5月11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广东、广西等地局地有特大
  • 中央气象台:昨日到今早南方多地暴雨,广东珠海江门汕尾局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南方多地遇今年入汛以来最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南方多地遇今年入汛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