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手“龙麻子”逆行重庆火场36小时,知情人:他第一个骑摩托进山
近70度的陡坡,在前方斜出一面土黄色的墙。马达轰鸣,背上近50斤的重物,龙杰用力压下车头,防止摩托车前轮在冲坡途中翘起。
重庆市北碚区,一场人与山火的对抗正在进行。火舌吞噬着树枝林木,镰刀、油锯、挖掘机在林间开出隔离带,直升机吊着水桶“嗡嗡”往返,消防、武警等救援人员正跟火线争夺土地。
几公里之外,挖掘机拓出一条崎岖的进山通道,开着越野摩托的重庆娃儿,在陡峭的山间拉出一条机动的物资补给线,持续不断地将水、食物、消防水带、油锯、汽柴油输送到灭火一线。
▲8月22日晚,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虎头村,车手龙杰戴着头灯,准备向山上运送物资。 受访者供图
越野摩托车一辆接着一辆,在疾驰中扬起一条条尘烟。被摩友们亲昵地称呼为“龙麻子”的龙杰,就是其中一员。22日下午,正在山下帮忙运输物资的他,得知“里面还有几百人没吃饭”,便背上食物和冰水,开着摩托第一个冲进山林。
越来越多的车手也纷纷加入运送行列。他们背着背篓,歪歪扭扭冲上一个又一个陡坡。运送间隙里拍下的模糊视频,也让许多人看到了这些“硬核”的“山城骑士”,记住了那个穿着绿色上衣、满脸通红、累得趴在车座上呕吐的“龙麻子”。
36个小时的连轴消耗,龙杰入手不久的“26号车”几乎报废。他很心疼这辆二手摩托,但又觉得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一定得为扑灭山火出点力,重庆是我们的家,不能看着不管。”
“给我装上,我去送”
22岁的龙杰家住璧山,是一名外卖骑手。玩越野摩托多年,他还是当地“26号王先生”越野车队的一员,车手编号81。因为喜欢电影《让子弹飞》里的“张麻子”,龙杰给自己的社交账号起名“龙麻子”,渐渐地,摩友们都习惯喊他“龙麻子”。
8月21日晚,地处缙云山脉的北碚区歇马街道虎头村发生山火。龙杰在手机上看到消息,就想着,要去现场做志愿者。第二天上完早班,他便跟组长请了假,回家把电瓶车换成越野摩托,背着一只大容量登山包向起火点赶去。
当天下午1点,龙杰到达歇马街道。彼时,现场已有不少摩托车赶到,村民、志愿者们纷纷帮忙搬运物资——距离人和水库物资集结点有一段两三公里长的乡间窄路,大型车辆不易通行,摩托车成了运输物资的主要交通工具。
龙杰加入了运送队伍,登山背包不断被塞满再腾空,几个小时来来回回,背包被磨破了。
下午5点,在物资集散点,龙杰偶然间听到志愿者说,“里面还有好几百人没有吃饭。”参照下午所见,他瞬间就懂了——火场在山林深处,离物资集散点仍有相当一段距离,山路陡峭,普通车辆无法继续深入,人力搬运费时费力,送到一线的物资远远不够。
龙杰想,越野摩托车机动性强,山路对他来说更不是问题,或许可以继续往里送东西。他上前对志愿者说,“你给我装上,我去送。”
志愿者担心他的安全,劝他不要进去。龙杰肯定地说:“我行,我经常玩这种场地的。”
龙杰的信心说服了志愿者。背篓里装上冰水和几包食物,龙杰发动摩托车,直接冲上前面近70度的陡坡。
驾驶越野摩托的要诀之一是控车。由于平时经常进山越野,龙杰有信心应付面前的山路。
冲坡要控制车头方向。车声轰鸣,背上是近50斤的重物,前后重量不均的情况下,龙杰集中精神,用更多力气去控制车辆,防止摩托车前轮翘起。
挖掘机开出的简易土道满是碎石泥土,连日高温炙烤下,土层干燥,摩托车所行之处,卷起滚滚尘烟。
龙杰终于冲上坡,一个急转弯,越野摩托车灵敏掉头,向更高处驶去。
“我们不需要,往火场里边送”
一路上,龙杰不断遇到换班休息的消防官兵和武警战士,橙色消防服和绿色迷彩在路边连成一片。他们满脸疲惫,甚至没有说话的力气。“是累瘫的那种。”龙杰觉得心酸又心疼。
他一边询问这些救援人员是否需要冰水和食物,一边打听要往哪里送东西。一名武警战士拿了几瓶水,跟龙杰说,火场里面的消防队员,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