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北京相关支行均明确表示,可以做接力贷业务,但需要出具子女收入证明等。
上述北京地区房地产行业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大银行的条件会比较苛刻,比如老人是否在职、退休金流水情况等。小银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据我了解,有些商业银行贷款年限可以放到80岁。”
对于接力贷业务,中介也并不陌生。北京地区一家大型房产中介人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我们可以做接力贷这个业务,过程不麻烦,只是需要多跑几趟,具体要去银行办理。”
据上述房产中介人员介绍,如果用老人名字购买,但老人因年龄导致贷款年限较短,每月还款额较高,那么子女可以共同承担,只需要出具收入证明以及各种材料去银行进行审批。
该中介人员也表示:“接力贷一直有听说,但我和同事并没有真正接手做过。”
多位受访对象表示,接力贷这块业务,目前体量较小。
陈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目前接力贷这块的市场体量比较小,我认为是没有形成气候,只能说它提供了一种可能。”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接力贷业务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存在一种悖论。”
他分析,这个业务很奇怪,当房价上涨时购房者想用接力贷借款,银行额度紧张,银行不想;当房价下调,银行额度不紧张时,银行愿意,购房者却又不想了。因此除了需要核验多人资质外,这块基本没有什么业务。
“接力贷违规吗?”
一位北京地区使用了接力贷的购房者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接力贷在北京早就存在了。”
在严跃进的印象中,早在2017年,在房地产调控政策还没有完全收紧时,接力贷就已经出现。而在陈晟看来,真正比较明确可以使用接力贷的,还是2022年。
接力贷一直颇受争议。2016年11月3日,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了《关于切实落实上海市房地产调控精神 促进房地产金融市场有序运行的决议》,严禁通过成年子女、(双方)父母、前夫、前妻或其他第三方参与共同还款并承担还款责任等方式变相规避调控政策和住房信贷管理规定。
2021年11月,根据银保监会官网,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家分支机构同日领罚单,因违规向不符合条件个人发放“年龄接力”住房按揭贷款等,合计被罚款175万元。
其中提及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显示,相关银行违规向不符合条件个人发放“年龄接力”住房按揭贷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2年4月,广州有银行再次启动接力贷,但随着消息持续发酵,银行已紧急叫停该项目。
接力贷是否违规?
张大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接力贷一直不是违法事物,银保监会并没有发布过相关文件。”在他看来,过去银行不愿意做,因为大部分时候银行额度紧张需要排队,另外一般需要接力贷的都是家庭第三套以上房产,会被认为是投资投机。
对于上海等地曾经出具过的相关文件,在他看来是少数问题,即绕开限贷,有投资投机购房的可能。
南方周末记者并未在银保监会官网上查询到有关严禁接力贷的具体文件。银保监会相关人士也回复南方周末记者,对于是否存在相关文件,需要进一步核实,但截至发稿尚未回复。
陈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接力贷更多体现的是行业的一种规矩,没有明确的一个来自银保监会的文件,说行,还是不行。”
在他看来,当购房者收入下降、还款能力下降从而失去贷款能力,这是基于还款能力风控的把握,银行内部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2019年6月信息:目前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个人住房贷款年龄上限规定各不相同。部分机构直接要求借款人年龄不超过60岁或65岁,部分机构采用“借款人年龄+贷款期限之和”方式作为年龄限制,如中国银行等机构住房贷款要求借款人年龄与贷款年限之和不得超过70周岁,部分机构允许借款人将家庭其他成员作为共同借款人,共同贷款、共同还款,都从一定程度上放宽了老人住房贷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