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了60多岁,种了几十年地,就没遇到过今年这种高温干旱的情况”
02
南方之重庆——全市平均气温31℃,最高气温45℃,一半土地重到特重干旱,2006年、2011年、2013年重庆也发生过严重夏伏旱
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位于长江边上,当地许多农民都种植枇杷、荔枝、龙眼、柚子、脐橙等水果,村民彭光瑶和老伴承包了连片果园,种植了1400多棵脐橙,是村里的种植大户。
早在6月雨水充沛时,彭光瑶就在自家废置的榨菜制作池里蓄上雨水。以往,天气清朗十余天便有一次降雨,存下来的雨水足以应付。可今年气候颇为反常,直至7月中旬用完存水,仍不见降雨。彭光瑶着急了,开始用自来水浇灌果树,一吨自来水得花3元。
到了立秋以后还是没雨,睦和村的其他村民坐不住了,都开始使用自来水浇灌。村里种植户多,都用自来水浇灌后不久,自来水水压跟不上,有些人家煮饭都成了问题,村里只好组织村民从长江抽水浇灌。
“汛期反枯” 嘉陵江重庆段水位明显降低。
重庆市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吴政谦介绍,7月以来,截至8月22日,重庆天气气候呈现三个主要特征:
一是平均气温显著偏高,全市平均气温为31℃,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二是降水量显著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102.2mm,为1961年以来最少。三是高温干旱强度显著偏强,全市有16个区县最高温度打破历史极值,其中北碚区8月18日、19日连续两天出现45℃高温,打破全市极端高温纪录;全市78.9%的土壤水分观测站耕作层为0-20cm,达到中度以上的土壤干旱,其中50.8%达到重到特重干旱,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大部及东北部偏北地区。
其实,在进入2000年以后,重庆已经发生过多次干旱甚至干旱叠加高温的情况。
2006年,重庆气候十分异常,4月中旬前期各地出现倒春寒天气,春末夏初东北部出现50年一遇的夏旱,盛夏重庆市出现历史罕见高温热浪和百年一遇的伏旱。
2006年8月15日这一天,重庆全市普遍出现高温酷热天气,当天,重庆綦江县区气温高达44.5℃,这是重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重庆主城区的气温则高达43℃。
2011年,重庆市再次遭遇干旱,旱情与2006年相当。
2013年,重庆市与湖南、湖北、贵州一起遭遇重大旱情。
03
南方之江西——平均气温30.6℃,最高42.6℃,两个月只降了126.3mm的雨,近20年来,江西已经遭遇了多次极端高温和严重伏旱,分别为2003年、2007年和2013年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晴热天气导致江西省武宁县多个乡镇田地遭遇旱情。为保证生产,当地动用2000多台小型抽水机和家用水泵抽水灌溉。
在清江乡车下村,为了缓解旱情,村民利用水泵在家用水井中日夜抽水,灌溉干旱稻田。
“我们这里有20多天没有下雨了,有1000多亩水稻受到旱情影响。目前我们正组织广大群众以各种办法抗旱灌溉,确保农作物能够正常生长。”车下村委会委员陈世林说。
江西省瑞昌市农民在为受旱的水稻田浇水。范磊 摄
江西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胡菊芳介绍,自6月下旬开始,江西全省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尤其是7月下旬以来,全省高温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使得气象干旱发展迅速,7月底开始发展,8月初全省大部出现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至8月中下旬全省大部出现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
6月23日—8月23日,全省平均气温30.6℃,较常年同期偏高2.0℃,排名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1高位;全省有20个县(市、区)日最高气温创了年极端气温新高,以修水县42.6℃为全省最高,创江西省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6月23日—8月23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26.3mm,较常年同期偏少6.5成,排名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1低位。
胡菊芳说,如果单看平均数,近几十年来江西的气温和降水都是增加的。
江西近60年来的平均气温约升高了1.4℃,平均每10年升高0.234℃;近20年来全省平均每10年升高0.314℃;近20年夏季全省平均气温变化不明显,平均每10年升高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