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是为了经济复苏,“动态清零”拖累经济发展?事实恰好相反
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与“躺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始终坚持严格防控。近期,多个奥密克戎感染超千例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均实现了社会面新发阳性清零。8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这些成效的取得,根本上还是在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央确定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采取科学严格的防控措施,以快制快,坚决控制疫情传播”。
中国是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动态清零’的重要出发点。”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谢茂松说,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
防疫关乎生命,发展关乎生计。有观点认为,“躺平”是为了经济复苏,“动态清零”拖累经济发展。
事实恰好相反。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二季度经济顶住下行压力实现正增长。
反观一些为“保经济”消极防疫的国家,其经济增长反被疫情严重拖累。近期有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将主要国家疫情应对模式分为严格防控、偏紧防控、被动防控、消极防控四种,测算其经济损失。结果显示,不考虑宏观对冲政策影响,2020年至2021年严格防控模式下的经济损失率为2.3%,偏紧防控、被动防控、消极防控模式下分别为4.7%、6.8%、8.3%,表明有效控制疫情经济损失最小。
“躺平”没有出路,疫情防控必须算大账、长远账、动态账。事实证明,越是坚持动态清零,疫情就能越早得到控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影响就越小。我国的防疫措施是最经济、效果最好的。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会胜利,坚持定能胜利。中秋国庆佳节临近,人员流动增加,疫情传播风险不减,我们更需从严从实从快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一定能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编辑:刘远航
校对:张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