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与人口结构有关。上海是典型的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15-64岁的适婚人口比例本就低于北京。更何况,少子化的特征,也暗示了上海青年不爱结婚生育的文化特质。
继续说回教育,直接影响看,受教育程度变高,会导致初婚推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随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17年的9.6年;与此同时,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也从1990年的22.0岁,上升到2016年的25.4岁;男性则从24.1岁,上升到27.2岁。
上海明显有这个特点,男生的初婚时间,已经推迟到了30岁之后。
当然,也不是初婚年龄推迟,结婚率就一定下降。受教育程度对结婚率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
诺奖得主贝克尔有个理论:婚姻,本质上是一种出于成本收益考虑的理性选择。说得通俗些: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能靠婚姻中得到更大多好处的人,会更愿意结;相反的话,结婚意愿就没那么强。
比如男女都更愿意选同阶层的异性作为婚姻对象,比如上海父母很看重本地户口。
具体说到受教育程度上,他们更愿意选教育水平相同和更高的对象。很好理解,在婚恋市场上找不到满意的人,自然会影响结婚意愿。
尤其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向上匹配”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这自然就影响了高学历、高收入人群结婚的积极性。
最后,回到贝克尔的理论,个体是否选择结婚,取决于单身和结婚这两种生活状态带来的收益权衡。
如果结婚后的生活质量不如单身好,还要承担更大的压力,那无论再怎么向往婚姻,现实条件也不允许。
选择独身,未必全都是因为喜欢那份“独自骑着单车、看遍风景”的惬意和潇洒。
也可能是因为,单车的后座,真的没办法坐下第二个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参考文献:
[1] 秦海霞. 婚姻与纵向社会流动——上海市民的婚姻观念[J]. 社会, 2003 (10): 19-23.
[2] 郦亮. 上海成为去年全国最活跃演出市场 2021年平均一天67场演出 70个剧场演出收入87843.58万元[N]. 青年报. 2022-01-15.
[3] 孙沛东. 中国式焦虑的婚姻缩影——以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为例[J]. 探索与争鸣, 2013 (5): 27-29.
[4] Wrenn D H, Yi J, Zhang B. House prices and marriage entry in China[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19, 74: 118-130.
[5] Luo, D., Yan, X., Xu, R., Zhang, J., Shi, X., Ma, J., ... & Sawyer, S. M. (2020). Chinese trends in adolescent marriage and fertility between 1990 and 2015: a systematic synthesis of national and subnational population data.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8(7), e954-e964.
[6] 吴卫群. 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无“首”不欢,拔得引进首店冠军的行政区是它[N]. 上观新闻. 2022-01-29.
[7] 刘炜.偏好变化与青年择偶匹配——基于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典型案例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20(06):124-128.
[8] 乐正. 清末上海通商与社会心态变异[J]. 文史哲, 1988 (6): 15-22.
数据|鹿鸣 撰文丨陆不吝 设计丨晓草
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