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号”停供3天,欧洲冬储气买家措手不及
今年夏天,整个欧盟都在忙于往他们的储存设施中灌入天然气。德、法、意、荷、奥等国均建有巨型地下天然气储存设施,根据欧盟政策,不具备储存能力的欧盟国家将分享其他国家的储存设施。
当地时间8月30日,德国卢布明,一名男子戴着印有天然气管道运营商Gascade标志的头盔。图/视觉中国
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组织(GIE)数据,截至8月30日,欧盟目前的天然气储存设施的填充水平已达80%,达到了其最低的“过冬”储存目标。欧盟今年5月提出,在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欧盟在11月1日之前的天然气储存设备填充水平至少达到80%,才能满足冬季基本的能源需求。在今后若干年,欧盟将逐步把这一目标提升至90%。
其中,截至8月30日,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的填充水平为84%,法国、意大利的填充水平分别为92%和82%。但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等国仍未达到80%的目标线。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8月28日表示,德国天然气储存设施的填充速度快于预期。该国自己的储存目标是在今年10月之前,其天然气储存设施的填充水平达到85%。哈贝克称,这一目标或许在9月初就能完成。
然而,“北溪1号”突然暂停供气3天打乱了欧洲储气的节奏。德国电网监管机构总裁克劳斯·穆勒表示,如果俄方在停气3天后能够恢复此前的20%输送量,德国尚可以应对其能源问题。
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买家德国尤尼佩尔能源公司(Uniper)表示,由于俄天然气供应已经比合同水平下降了80%,该公司不得不以高价从能源市场购买天然气,为此每天需要多支付1亿欧元。该公司已经耗尽了德国政府提供的90亿欧元信贷额度,目前正在要求政府追加40亿欧元信贷额度。
《纽约时报》称,尽管欧洲的天然气价格近期有所下降,但目前的价格仍是去年同期价格的约9倍。
记者 | 陈奕凯
编辑 |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