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机会来了。西环副高减弱、东环副高西伸加强,引导气流重新建立,“轩岚诺”趁机直接向偏北方向移动,进入东海,同时移动速度也在逐步增强。这样一来,便走出了“神走位”,也就是独特的“V型走位”。
台风“轩岚诺”路径。 中央气象台9月5日18时制作
随后,“轩岚诺”一路北上。9月5日19时,其位于东海北部海面上,距离韩国济州南偏西方向约170公里,预计将以每小时4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快速移动,强度缓慢减弱。
先带来闷热
尽管“轩岚诺”没有在中国大陆登陆,但它带来的风雨影响不容小觑,影响范围达到几千公里。
“轩岚诺”逐渐靠近上海。本来以为台风能带来降温,结果先到达的却是黄梅天般的闷热,“轩岚诺”不对劲。
9月4日上午九点多,上海各区气温接近30℃,有阳光时挺晒,没阳光时又觉闷热。这其实是由台风结构造成的,台风外围盛行下沉气流,会出现下沉增温的现象,再加上超高的湿度,所以会感觉闷热难耐。
台风来了,上海蓝天、白云、乌云、阵雨随机播放。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一会儿突然又下了很大的雨。
对此,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邬锐解释,台风的外围环流在专业上称为“螺旋云雨带”,在雷达和卫星上看,螺旋云雨带有点像八抓鱼的触手,甩来甩去,被它甩到的地方雨就很大,甩过去以后,天气就有所好转,不要被一时的平静所迷惑。
尤其从9月4日下午开始,上海风力明显增大,进入风雨影响最强时段。
9月4日16时至5日16时雨量统计显示,上海降雨普遍在中雨量级以上。嘉定、中心城区、浦东、奉贤等地区有大雨、局部暴雨,最大降雨出现在浦东南汇新城,为51.0毫米。风力方面,陆上最大阵风普遍超过6级。其中宝山罗泾镇最大,出现了每秒28.6米的11级大风。
9月5日15时,台风“轩岚诺”中心位于上海偏东约358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纬31.3度,东经125.7度,已经越过上海同纬度。当日16时,“轩岚诺”减弱为强台风级别。
9月5日半夜以前,华东沿海风力仍较大。不过随着台风的远离,华东沿海受到的影响将会逐步减弱,“包邮区”人民松了一口气。后期台风和冷涡配合,还将给东北带来明显降雨。
中央气象台预计,“轩岚诺”将以每小时35-40公里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移速逐渐加快,强度逐渐减弱,9月6日早晨到上午登陆或擦过韩国南部沿海,之后进入日本海向东北方向快速移动,并逐渐变性为温带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