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丽莎白二世看来,这就是自己的命运。“重任落在了肩上,那就竭尽所能把它干好,慢慢地就会习惯了。”
作者:冯璐 陈嵘伟
编辑:许晔
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终年96岁。
作为全世界在位时间最久、年纪最长的君主,她几乎经历了整个现当代史。无论早年战火纷飞时,还是晚年王室丑闻中,她总是语调平稳,波澜不惊。
在头戴王冠的70年里,她带领英国王室朝着更加务虚的方向发展——远离政治纷争,把握微妙平衡,在若即若离中保持自身影响力。
她用一生,将自己变为英国人心中的“最大公约数”。
有个性的淑女
1926年4月21日凌晨,英国温莎家族迎来首位第三代成员。这名女婴被取名为伊丽莎白,很快收获了来自整个英国王室的宠爱。
此时,谁也没将她与英国王位联系起来——她的父亲约克公爵是国王次子,而王位的第一继承人是她的伯父爱德华。
·出生不久的伊丽莎白被母亲抱在怀中。
无需按王位继承人培养,伊丽莎白可以从容地接受“私人定制版”贵族淑女教育:家庭教师授课,课程除了写作、历史、法语,还包括钢琴、舞蹈等。
除此之外,母亲会带着她读书,读奥斯汀、狄更斯等英国作家的作品,也读欧洲大陆作家莫里哀、都德的书。父母还请来顶级名校的副教务长,为她讲授英国宪法,让她深入理解宪政精神。
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伊丽莎白,把“淑女范儿”刻进了骨子里。
她14岁时,英国伦敦遭到了纳粹德国的轰炸。即便是在炸弹来袭的夜晚,她也拒绝穿着睡衣去防空洞躲避,坚持换好衣服再撤。
当然,这位淑女并非全然不做“出格”的事。
她会在伦敦水族馆的生日宴会上吹泡泡;在纵马奔驰时从不戴头盔;在庄园里“无照驾驶”,妹妹玛格丽特吐槽她车开得“跟飞似的”。
1942年,她还不顾父母反对,参加了英国军队的女子辅助服务团,担任汽车技工兼卡车司机。(点击了解这位“硬核”女司机的故事)
开放与保守同在,庄重与活泼并存,伊丽莎白的这种个性和父母不无关系。
她的父亲约克公爵生来拘谨,腼腆深沉,在严格的王室家教下长大,紧张时会严重口吃。
她的母亲生于苏格兰贵族家庭,性格平和,充满活力,《时代》杂志曾于1929年评论这位女士是“一个精力充沛、体态丰盈、快乐的小女公爵”。
出于天性和王室职责的需要,伊丽莎白成为女王后始终走在潮流的前沿。
1974年,她成为第一个发送电子邮件的君主;2007年在YouTube上开通了专门的王室频道;2009年加入Twitter;2010年加入Facebook……
英国王室评论员罗伯特·乔布森认为,女王在不断调整步伐,做到与时代合拍。
守传统的女王
作为淑女,伊丽莎白随妈,有跳脱的一面;但作为女王,她随爸,有着“非常固执,不愿改变”的另一面。
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评论称, 她将传统视作维持君主制神秘和威严的关键。这些传统散布于各种王室礼仪与惯例中,哪怕是对自己的子女也马虎不得。
1954年,已是女王的伊丽莎白在结束国事访问后登上返程游艇,五岁的儿子查尔斯向她伸出小手,她却说道“不,亲爱的,你得先等会”。说着,她先依次向船上的贵族和官员致意,然后才握了握儿子伸出的手。
这件事给查尔斯王子留下深刻印象,他的传记作者安东尼·霍顿就将《不,亲爱的,你得先等会》作为书中一章的标题。
这种传统,是伊丽莎白的父亲言传身教给她的。
1936年12月11日,因执意迎娶曾离婚两次的辛普森太太,爱德华八世宣布逊位,约克公爵于茫然无措中成为新国王,即乔治六世。
关于此事,乔治六世曾说:“我从来都不愿意发生这种事。我从没批阅过政务文件,我只是一个海军军官,我只知道这点事儿。”突如其来的王位令伊丽莎白一家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