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旅行发展为“躺游”鼻祖,则是在20世纪的20至30年代。为了解决乘客自带食品的不足和几周甚至数月的漫长旅途寂寞,部分邮轮业主开始在邮轮上增加生活设备和提供娱乐活动,邮轮慢慢从一种接驳的交通工具,演变为一个旅行度假的场所,目的地不再是邮轮旅行的首要卖点。
陈漫也计划将下一次的旅行安排在船上,她看中了一条长江沿线的邮轮航线,其中途经的城市除了南京、武汉这样的旅游城市之外,还有池州、九江、奉节这样的小城市。“网上的攻略大多数都会把旅程规划成类似的样子,去年扎堆去西双版纳,今年扎堆去新疆。”陈漫对此感到厌倦。
陈漫是宜昌人,从小在长江的环抱下长大,她早就想去看看长江沿线的城市。这些城市通常不在热门攻略的榜单之内,陈漫却坚信它们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等待她去感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曾在小说《去十九号房》中,写到一位名叫苏珊的家庭主妇,租用了浮德旅馆的十九号房,只是为了脱离自己的现实身份,以获得数小时的宝贵独处时间。只有在这个十九号房内,她才能感到放松和平静。
对于选择逆向旅行的年轻人而言,或许他们在旅途中想要找寻的也正是这样一间“十九号房”。一张去往冷门目的地的飞机票,几天闲散的行程,望向窗外的群山、草甸或者大海,又哪怕只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构筑起年轻人休憩的空间。
年轻人在旅途中去往鹤岗,其实也在去往自由。
(应受访者要求,刘倩、陈漫、刘勤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