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防制蚊虫?
专家:科学防控 综合防制
在蚊虫防制方面,近年来,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作为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表示,国家级病媒生物监测点已达1097个,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蚊虫等病媒生物生态学、病原学和抗药性监测网络,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科学选择蚊虫控制杀虫剂提供了决策依据。
戈峰认为,对蚊虫这种对人类的具有高危害的种群,还是要采取综合防制的手段,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防制为辅。环境治理是防制工作的重要部分,蚊虫生长繁衍要在合适环境情况之下,比如幼虫必须在水中生活,如果把环境栖息地改造了,清理孳生地,幼虫就没办法生长。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国家卫健委会同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多轮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指导各地开展蚊虫孳生地清理,整治人居环境卫生,从源头降低蚊虫等病媒生物密度,防控蚊媒传染病传播。
对个人来说,戈峰建议,最好运用物理防制手段避开蚊虫。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家中安装纱窗、蚊帐,外出多穿防护衣服,适当使用一些风油精等驱蚊产品,这些都是很好的防护措施。科学使用灭蚊产品,也是一项重要的手段。
“蚊虫对人类确实是构成了极大威胁,是传播病毒重要的媒介生物,所以如何科学防控,减少对人类的危害,特别是减少疾病传播,而又不影响整个生态系统,这是我们未来要考虑的问题。”戈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