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为何月球正在逐渐远离地球?原本很可能撞上地球,却被海水给救了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09-19 月球   地球   公转   木星   潮汐   太阳系   天体   引力   海水   宇宙   距离

一直以来,月球被认为是默默保护地球的卫星,它为地球挡住了无数来自宇宙空间的陨石“炸弹”。然而,科学家们却发现,月球的出现实在是太奇怪了,因为作为一颗卫星,它实在是太大了。巨大的体积让这颗保护地球的卫星,变成了一个危险的伙伴,而且还存在着与地球相撞的危险。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危险的大卫星

地球的直径是月球直径的4倍,重量是它的81倍,虽然这些数字让地球看上去很大。但其实作为一颗行星而言,月球这个卫星还是太大了。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比如和木星相比。木星是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按照道理来说,它的卫星大小也应该是月球的300多倍才是,然而在木星79颗卫星当中,没有哪一个是比月球大很多的,它们的体积和重量都只是比月球略大了5%而已。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太阳系里,所有行星的卫星在比例上都比月球要小得多。比如,火星的两颗卫星因为太小,连让自己保持球体都做不到,而金星直接就没有卫星,因为它的体积实在太小,没有控制卫星的能力,如果强行增加卫星无异于自寻死路。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火星的卫星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说木星和卫星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成年人拿着橘子一样轻而易举;那么地球控制月球,就像是一个孩子抱着一个大西瓜一样吃力。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科学家的观测发现,由于月球这个卫星过于庞大,居然导致地球在45亿年的时间里,自转周期从6小时被拖拽到了如今的24小时。并且这种减速作用还没有停止,地球的自转周期还会进一步延长。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是因为根据宇宙的力学规则,两个星体之间存在着引力,这会让它们相互吸引并且变得越来越近,直到撞上为止。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宇宙中,总是会有一些小星体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撞过来,由于地球本身存在潮汐力,在这些天体还没有碰到地球大气层的时候,就已经被潮汐力分解成更加细小的颗粒了,最终只有很小一部分会坠落在地球上。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是潮汐力对地球的保护作用也有极限,像月球这么大的卫星,在引力的作用下靠近地球时,就不会被裂解。因此,月球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原本是严重存在的。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月球正在远离地球

然而,科学家们发现,月球不仅没有撞击地球,反而在不断地远离地球。在40多亿年前,地球和月球地距离还只有几万公里,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是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月球公转轨道半径扩大了10倍左右,今天的地月距离已经增加到了38万公里,并且直到现在,月球还在以平均每年3.78cm的速度远离地球。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月球的运动轨迹似乎已经违反了宇宙天体运行的一般规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否意味着月球正在脱离地球引力的作用呢?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在地球表面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液态水。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许很常见,但如果放到整个太阳系或者整个宇宙来说,像地球这样70%的表面都是液态水的星球却十分罕见。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月球围绕着地球公转并互相吸引时,地球上的水会被月球的引力控制,形成潮起潮落的现象,并与陆地产生摩擦。在这种“内斗”中,地球自转的速度就会减慢,而月球受到的向心力也在减小,所以才会不断地远离地球。那么,月球最终会脱离地球,飞出太阳系,甚至飞向宇宙的深处吗?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rjt拜客生活常识网

月球最后会脱离地球吗?

实际上,潮汐作用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不断减慢,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的角速度差越来越小,月球的远离速度也会不断降低。最终在数百亿年之后,月球将成为地球的同步卫星,即相互潮汐锁定。地球和月球也会像牛郎星和织女星一样,彼此凝望,脉脉无言。

相关阅读:

  • 释放潮流引力!THE MOON GM-2100带你登陆月球背面
  • 外星人在哪里(月球上有外星人吗?)
  • 月球在哪里(火箭去了太空怎么回来)
  • 月球背面为什么去不了(美国69年登月太恐怖了)
  • 月球陨落高清完整免费观看资源
  • 月球有可能偏离轨道,“坠落”地球吗?
  • 美国专家想要炸掉月球,让地球没有季节,他到底发现了什么
  • 月亮欢迎地球人
  • NASA:建议中国分享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就像阿波罗样
  • 带你感受下宇宙的未解之谜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