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第一次读到“月海”这两个字,也许不免顾名思义地认为它就是“月球上的海洋”,像地球这颗蔚蓝星球一样,拥有奔流不止的源泉。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月海示意图(原图图像来源:必应百科)
月海是海吗?
月海(lunar maria),虽然名称里包含了“海”,实则名不符实、滴水不含,是比较平坦、并比周围低洼的大平原。月海的表层覆盖了类似地球玄武岩那样的岩石——月海玄武岩。
月海终归没有水,而这个不符合自身地理情况的命名,是由于其外观与海洋相似。早期的观察者,由于天文设备受限,无法清晰地观察到月球表面的细节,因此他们就按照对地球的认识,猜测月球上的阴暗面是含水的海洋。而与之相反,比较光亮的地方被称之为月陆。 除了代表水源面积最广泛的“海”以外,还有所谓“月湖”、“月湾”、“月沼”和地球上的水域命名相似的名称。
艺术家笔下的月海插画(图像来源:必应百科)
诞生时间
月海形成于距今31亿至39亿年前,除了诞生时间更靠后的陨石坑以外,这些月海是月球表层上最年轻的地质单元,也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单元,总面积约占月球全部面积的25%。
通常,我们认为月海有如下成因:由于大型外来天体撞击,导致月幔中玄武质熔岩大面积喷发、形成。在一些情况下,熔岩的喷发会出现两个阶段:先是撞击事件本身导致喷发,而后是由并发的加热所导致的喷发。一些月海(或“盆地”)有着清晰的环形轮廓,带有巨大撞击物造访过的特征。而另一些像东海那样的盆地,则是多环构造。
对于月海不平均的地理分布状态,天文学家曾作出假设:月海最初形成的时候完全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月球中心的质心偏移地球,所以自然而然,月球背面的地壳更厚。
月面图(图像来源:必应百科)
词源
月球上有一些肉眼可见的阴影,满月前后尤其明显,这些大面积阴暗区域就是月海。中国古人曾根据阴影的形状将其想象为兔子或者桂树,笔者童年观赏月亮时也不例外。
公元1608年,荷兰发明家李波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简易望远镜,而在一年后,伽利略在先前的基础上也制作了望远镜,用于观测星空。第一批观测月球的科学家在使用望远镜观测月球时,看到了巨大的暗区,而在1647年,波兰天文学家约翰·赫维留于创造了maria一词。至此,月海这个正式名称就诞生了。
月海示意图(原图图像来源:必应百科)
月海的家族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