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造成了飞船内外存在巨大的温度差,在这种情况下,飞船外壳以及部分器材会发生热胀冷缩,伴随着这个过程,会发出一些异响,宇航员听到的声音,很有可能就是船体和其他物体膨胀和收缩时发出的响声。

第二种假设则是,由于舱体处于太空的真空环境内,而飞船内部并非真空,存在大量空气以保证宇航员的需求,所以飞船内外就会有巨大的压强差。
在这种压强差下,飞船的外壳以及部分器材发生了变形,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异响。
虽然这两种假设各自的理论依据不同,但均认为这种异响是飞船上的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从而发生变形引发异响。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飞船与太空垃圾发生碰撞发出异响,但是这种说法很快就被科研人员否决了。

因为神舟五号的轨道高度和太空垃圾所处的高度,相差十分遥远,神舟五号的近地高度为200公里,远地点高度为350公里。
而绝大部分的太空垃圾所处的高度,则是在500公里,甚至更高的高度上漂浮,所以神舟五号几乎不可能与太空垃圾相撞。
虽然提出了假设,但在当时并没有立刻得到验证,因为后续的飞行任务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后,我国又先后于2011年和2012年发射了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其中神舟九号更是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谱写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2013年,“月宫一号”计划的总设计师,北航教授刘红紧在进行一次实验时,偶然听到了奇怪的敲门声,这一现象立刻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注意。
经过仔细彻底的研究探寻,刘红教授最终发现,该声音的来源,是舱体内壁材料在舱内压力发生变化时,产生了变形从而发出的。
为了验证这一结果,刘红教授在后来与俄罗斯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时,特地针对这一问题询问了对方。
俄罗斯科学家告诉刘红教授,他们在进行相关实验时,也会记录到类似敲门的声音,而根据他们保留的前苏联实验记录,也记录了早在前苏联时期,苏联科学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在前苏联时代的实验记录中,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是舱体材料在压力发生变化时产生了变形,从而引发了异响。
得到印证后,刘红教授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因为这就说明这种异响的产生是正常现象,不会对飞船造成损害,更不会危机宇航员的人身安全。
回到国内后,刘红教授将这一结论上报给了航天相关的工作人员,这个结论同时也解答了杨利伟在神舟五号内听到的异响的来源。
杨利伟在得知这一结果后,表现得很平静,作为一名宇航员,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在太空中听到异响时,他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慌张,而是镇定自若从容面对,这也是一个宇航员所必备的素质。

虽然敲门声的源头已经查明,但直到神舟五号发射13年后的2016年,杨利伟才在一次活动中,对外界就这一问题作了回答。
2016年12月1日,杨利伟正在浙江宁波参加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他就当年听到的敲门声作了回应。
杨利伟如是说道:根据研究表明,这种声音是因为飞船在真空中,舱体内外的压强差,导致一些结构发生变形,从而引发的一些声音,并非所谓的外星来人敲门。
其实这很好理解,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的矿泉水瓶,用嘴从瓶口不断吸气,就会看到矿泉水瓶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逐渐瘪下去,同时伴随着声音。
